2025 年 4 月 3 日,常州市新北区万绥小学课题组成员齐聚会议室,一场围绕 “基于非遗传承的乡村小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 项目的课题组会议在此召开。项目成员齐聚一堂,共同梳理项目进展、明确后续任务,为推动非遗文化与教育深度融合出谋划策。
会议伊始,课题负责人郑娟玲副校长详细布置了《基于非遗传承的乡村小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研究》的相关任务。强调成员要深入研读有关理论书籍,广泛收集相关资料,为项目研究筑牢理论根基;同时,要求成员认真对待每一次会议,积极参与讨论,确保研究方向的准确性和研究成果的高质量。
随后,王晴晴副校长对课题的具体任务布置进行了深入探讨,明确要求精准把握 “跨学科” 和 “非遗传承” 的内涵,细化各学科在非遗传承中的任务和案例内容。例如,在语文与修养课程中,从低到高设置了介绍万绥猴灯面具制作、讲述家乡传说、辩论非遗传承方向等口语交际活动;数学学科则以万绥猴灯外出展演为情境,引导学生解决路线规划、经费预算等实际问题。此外,成员需至少撰写一篇论文,通过梳理课程内容、整理研究课例,将实践经验转化为理论成果,为项目推广提供有力支撑。
会议的最后,高伟明校长进行了总结性发言,为项目研究指明了方向。高校长强调要聚焦理论研究,关注跨学科教育和非遗传承的持续发展,统筹推进各项工作。面对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深入分析、找准症结;同时,基于学生学习场景,提出切实可行的学科融合建议,注重研究成果的表达,以清晰、直观的方式呈现研究成效。
此次会议为项目后续研究注入了新的动力。未来,万绥小学课题组将依托省级课题,加大研究力度,深化非遗课程内容建设;优化课程设置,提升教师跨学科教学能力;加强合作交流,完善评价机制,让非遗文化在乡村小学的教育土壤中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为培养具有文化自信和综合素养的新时代少年贡献力量。
(撰稿:朱玲,摄影:朱玲,审核:潘林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