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有信,花正艳;缤纷的五月,明媚的阳光。为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加强语文组教师之间的学习交流,5月8日上午,语文组开展了第12周教学研讨活动。
第一节课我们观摩了三2班陈淑颖老师执教的《剃头大师》,课文讲述了“我”给表弟小沙剃头的故事,情节有趣,展现了童年生活的纯真与趣味。陈老师通过创设课本剧这一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入情入境。课堂教学目标清晰,教学任务明确:一是借助关键字词理清剧中人物关系。二是根据具体原因,充实故事背景。三是抓住关键语句,通过联系上下文、查阅字典等多种方式来理解字词,体会语句情感,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第二节课老师们观摩了三(2)班张玲丽老师执教的《火烧云》。《火烧云》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张老师从早晚两种不同的云彩状态导入课堂,一下子就把学生带进傍晚火烧云的情境中。张老师带领学生一起梳理出文章脉络:文章从颜色和形状两个方面描写火烧云的变化。本节课张老师重点与同学们一起探讨火烧云颜色的变化。首先张老师让学生们找出课文中描写颜色的词语,并将它们分类;然后积累拓展与颜色有关的词语;最后再通过朗读感受火烧云的美。学生们一开始不知道怎样才能读出火烧云的美,张老师给予认真细致的指导,让同学们重读颜色词语,语调抑扬顿挫,充分体现出火烧云颜色的变化之快、变化之多、变化之美。
课后语文组老师们集中在一起对今天观摩的两节课进行探讨。陈淑颖老师先对自己的课堂进行反思与总结。陈老师的课堂主要围绕以下三点展开:一、贴着教材走;二、顺着学生来;三、朝着育人去。在实际课堂上也基本完成了以上目标,但陈老师发现抓关键词理解语句体会情感对于学生来说较有难度,教师需要调动更多的教学策略来帮助学生。紧接着严文倩老师对这节课发表了她的看法,严老师认为陈淑颖老师的课堂有几个环节可以稍作调整就能够解决以上问题。
随后,张玲丽老师对自己的课堂进行反思,她的课堂主要是围绕课后习题展开,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也基本达成。但因为在课堂中指导学生朗读花费的时间较多,导致后面内容推进较快,没有留给学生更多的消化知识的时间。而黄晓娟老师作为本节课主评老师她提出了不同看法,她认为本节课一大亮点就是张老师对学生的朗读指导,学生在朗读中展示火烧云的美,在朗读中表达对火烧云的喜爱与赞美。
语文教研组的每一次活动,不仅是一次上课、一次评课,更是一种交流、一种学习,亦是一种进步。教无涯,研无尽,研前有准备,研中有碰撞,研后有思考。我相信,老师们一定会在教学专业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教育之花会愈发灿烂。
摄影:黄秀萍 周梵 撰稿:黄秀萍 周梵 审核:郑娟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