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星汉灿烂。古诗文更是其中的精髓。古诗文流传千年,经久不衰,历久弥新。其高超的写作方法是小学生学习作文的辞海宝库;其深刻的内涵和高超的思想是后人的精神宝典。3月23日,万绥小学联合中国邮政孟河邮局邀请了华中师范大学古典文献学专业硕士,武汉大学古代文学专业博士蒋润,开展了《学习古人诗文,提升作文水平》专题讲座,引领写作新潮流。
蒋老师从写作的六大纲目中选择了“立意”篇进行讲解。正如萧统所言:“盖以立意为宗,不以能文为本。”意,是一篇文章、一首诗作的灵魂与统帅。立意,即文章的主题思想、中心论点。辞藻堆砌而成的文章是华而不实的。
立意要有深意,由表及里,由物及人,要向纵深处发掘。如何描写春天?蒋老师以家喻户晓的《春晓》为例,探寻大诗人孟浩然看待春天的独特视角,由眼中景推及胸中情,抒发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表达了对生命的珍惜。
立意要有新意,正所谓:“某意为人人所共见,某意为我所独。”蒋老师以杨巨源的《城东早春》为例,诗人以赏早春景的独特视角写春,对比“上林花似锦”,形成新意。
这堂别开生面的作文课也打开了同学们的视野,耳熟能详的经典诗文竟如此“别有洞天”,再读真是回味无穷。然而纸上得来终觉浅,“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只有通过留心观察,不断练习与积累才能真正融会贯通,提高立意能力。
写作与古诗词赏析历来是学生学习与考试中的难点。本次讲座创新性地将二者有机结合,打破传统文化的教学方法,拆解耳熟能详的经典古诗文篇目,学习古代大家的写作方法和思路,为学生的创新写作注入了源头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