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知识的本质 发展学生素养
数学核心素养是通过数学活动逐步形成与发展的正确价值观、思维品质与关键能力。数学课堂应以学生的已有发展水平和经验为基础,引导学生在真是情境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在观察、抽象、推理、感悟中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凸显知识的本质,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
“认识几分之一”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单元的第一课时,是数概念的第一次发展。分数和整数一样,具有可能性、可比性、能计算性。本节课不仅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也是小学阶段学习分数的起始课,是比较分数大小、探索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前提,是今后进一步认识分数、抽象概括分数意义的重要基础,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的重要方法、思维方式要迁移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学习中去。在本节课中学生要通过体验、操作、关联、想象、观察、感悟等建立分数模型,发展推理意识,丰富数感。
教师中教师充分利用教材情境,理解教学内容在教材体系中的位置,把握知识的本质,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引导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中进行思辨,尤其在理解½的意义时,让学生用数学的思维进行思考,用数学的语言进行表达,在活动中提升数学思维,发展数学核心素养。
整个教学过程从知识的整体性、策略的一致性等方面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引导学生学会从知识视角看整个分数的体系,在化复杂为简单中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启迪学生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