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今天是:

网站登录

三月读书笔记郑泽鑫


作者:郑泽鑫 | 来源:原创  |  时间:2022年06月02日  |  点击数:   |  位于栏目:首页 >>教育科研>>读书笔记

双减”,完整的说法是“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与以往的教育政策不同,这个政策不是教育部发出的,而是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出的。

这说明了这个政策的重要性。

政策一公布,各大上市培训机构的股票接近探底,资本纷纷逃离,可以预见,培训机构的黄金时期肯定过去了,接下去将迎来漫长的寒冬。

“双减”政策背后,不仅教培行业将告别资本,而且各类民办学校也会迅速回归公办行列。

但值得注意的是,培训机构消减,并不等于同补习这件事就不再存在,更不等于家庭教育的消减。

“把童年还给孩子”,这句话说说容易,但并不能解决教育上的一切问题。

好的教育,永远是一件耗神费力的事情,应该清醒地看到,无论哪个时代,无论贫富差异,无论政策如何,培养孩子,对一个家庭来讲都是头等大事,没有一定的付出,不可能把孩子培养成才。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校内将不断减负,校外培训机构将逐步退出,在这样的背景下,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会更加凸显!

一般而言,孩子未来要想从考试中胜出,从学校和培训机构中减负减出来的,都需要父母来补上。

而且,教育是没有上限的,即使是学校为孩子做得多了,也不意味着家长就可以做得少了,即使是老师替家长把很多事情做了,也不味着家长就没有什么可做的了。

很多父母都喜欢说,从前的学校没压力,从前的老师很负责,从前的父母从来不管。

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往远了说,孟子的母亲,仅仅为了孩子的教育环境,就搬了三次家,这得是多大的教育成本啊?但孟母一点都没有抱怨。

往近了说,袁隆平的母亲自己教儿子学英语、背诗词,钟南山的父亲在家里教儿子做实验,这样的例子很多。

这说明,无论从什么时代看,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

老师,负责孩子的共性化教育,家长,负责孩子的个性化教育,两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

教育部有一个研究表明:影响学生成绩的第一个因素,是学生本人和家庭,称之为个体差异,占到 60% 到 65% 的份额,这是左右分数最大的因素。

第二个是区域生态,影响占 20% 到 25% 左右,区域生态主要指的是地域,比如北上广的区肯定和云贵川的县不一样。

第三个才是学校,影响孩子的成绩只占 10% 到 15% 。

除了影响分数,家庭教育对孩子性格、情商、品性的影响,无疑更大。

在我看来,“双减”政策对家长来说,重点并不是为减负而欢呼,而是应该重新思考如何去抓孩子的教育,去找到一条正确的路径,以适应目前教育政策的调整。 

无论教育改革如何深入,对家长而言,始终只有一条路,那就是找到那条最适合孩子的路。

家长要努力成为孩子成才之路上的重要基石,而不是躺平,等着享受双减的红利,事实上,双减基本上不会有学业成绩的红利,毕竟中高考试是竞争性考试。

双减的教育改革,未来当然会有相应的红利,但孩子等不起,家长更不能等。古今中外,成功的教育案例背后,很少有偷懒的父母。

双减,家长不能偷懒!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万绥小学 版权所有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孟河镇白兔路7号   苏ICP备1020150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