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国际儿童节到来,万绥小学通过劳动课把端午习俗包粽子带进校园,让同学们感受别样手工体验,传承弘扬传统文化,在劳动中欢度“六一”、迎接端午佳节。
“相传在战国时期的农历五月初五,爱国诗人屈原投入汨罗江自尽,人们爱戴屈原,就往江水里投放米团,以免鱼虾饥饿食用屈原的肉身,因为担心蛟龙吃米团,人们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就发展成现在的粽子。”在万绥小学里,老师给同学们讲解端午节习俗的由来,并带着大家一起动手包粽。同学们看得仔细、听得认真,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学习包粽子,感受浓浓端午节气息。
这堂生动有趣的手工课,让孩子们学习包粽子所需的粽子叶、糯米等原材料。大家亲自参与、亲手制作粽子,整个学习过程趣味性强且十分有意义,拿着自己亲手包的粽子,孩子们脸上洋溢着满满的成就感。
通过传统文化进校园,在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让他们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爱国情感和文化自信,坚定报效祖国、建设家乡的理想信念。
通过师生互动在校园开展端午习俗进校园包粽子活动,学生特别感兴趣,一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激发孩子们爱国情感和文化自信,‘六一’儿童节,我们还组织了多项文艺活动,这也是我们的校本课程,体现我们的校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