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今天是:

网站登录

5月读书笔记(陆陈波)


作者:陆陈波 | 来源:原创  |  时间:2022年05月26日  |  点击数:   |  位于栏目:首页 >>教育科研>>读书笔记

  让语文的学习看得见

  ——读《小学语文差异教学策略》有感

  从思维角度看,语文学习就是对语言文字所传达信息进行积极的探索,搜寻与研究。让学生真切经历学习的过程,深刻感受思维的跋涉,这是语文深度学习重要的特征。因此,教师教学的一大重要目的就是让学生看得见自身学习,从而让学生更加清晰地体会学习思维如何由浅入深。

  一、看得见思考的原点

  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与伴生性任务之一的“思维的发展和提升”是密不可分的,学生思维的发展能够促进学生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教师要拥有自觉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强烈意识,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呵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寓意维能力的培养于听、说、读、写的训练之中,从而逐渐改变学生粗浅的语文思准习惯,促进学生阅读的过程中生成学生感兴趣。有可能激发学生独特体验的,覆盖面宽的主于性问题。

  二、看得见思维的运作

  学习一刻也离不开思维。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校长提出:“激活学生的思维是最大的教学道德。”学生不能凭空学会思维,教师也不能强教给学生如何去思维。但教师可引导学生学会的恩维方法。教学中,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思考因势利导,通过启发、解答、拓展等方法助推学生的思维发展,让学生逐渐领会,学习如何推进思维,从而主动走向深度学习。

  三、看得见思路的发展

  学生的思维品质是不同的,教师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思维品质并加以引导,以拓展学生的学习思路。叶圣陶先生指出,语言与思维密切相关,语言说得在于思维具有正确性。学生只有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和阻碍,在困感中停顿下来细细思索,才会高瞻远瞩,探寻出新的思路。实际教学中,教师在学生的思维障碍处,进行巧妙的补充,设计精彩的辩论,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将学生的学习思路打开并明晰,促进其深度学习。

  感悟与思考:

  阅读思维的深入就是思想的提升——从具体文本走向抽象的审美之境。阅读教学的目的就是要适时促进学生获得新的阅读方法,寻找选文写法上的妙方以及内容中的思想之美,让文本思想、语言全都走进学生的内心,在学生的心中留下一个人,一种精神,扎下一种根。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万绥小学 版权所有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孟河镇白兔路7号   苏ICP备1020150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