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今天是:

网站登录

四月读书笔记(谭辉)


作者:谭辉 | 来源:原创  |  时间:2022年04月29日  |  点击数:   |  位于栏目:首页 >>教育科研>>读书笔记

  《美的历程》是中国美学的经典之作,凝聚了作者李泽厚先⽣多年研究。他把数千年的⽂艺、美学纳⼊时代精神的框架内,揭⽰了众多美学现象的历史积淀和⼼理积淀,具有浑厚的整体感与深刻的历史感。本书将中国⼈古往今来对美的感觉玲珑剔透地展现在⼤家眼前,如斯感性,如斯亲切。书中夹叙夹议,见解精到,⽂字简洁,明⽩晓畅,曾影响了⼀代青年,引导了⼀批⼜⼀批的读者步⼊美的殿堂,能短时间内让⼈⼤致全⾯了解中国古代艺术,得到美的熏陶,确实是⼀部很好的读物。

  《美的历程》从宏观鸟瞰角度对中国数千年的艺术、⽂学作了概括描述和美学把握。全书共分⼗章,每⼀章评述⼀个重要时期的艺术风神或某⼀艺术门类的发展。它并不是⼀部⼀般意义上的艺术史着作,重点不在于具体艺术作品的细部赏析,⽽是以⼈类学本体论的美学观把审美、艺术与整个历史进程有机地联系起来,点⾯结合,揭⽰出各种社会因素对于审美和艺术的作⽤和影响,对中国古典⽂艺的发展作出了概括性的分析与说明。

  作者认为,艺术趣味和审美理想的转变,并⾮艺术本⾝所能决定,决定它们的归根到底仍然是现实⽣活,故⽽考察⼀个时代的⽂艺,必先考察那个时代的社会经济、政治情况。本书的每⼀章都⼤致遵循着这⼀思想构架⽽展开。

  如第七章《盛唐之⾳》。提起唐代的艺术,相信⼤多数⼈都会最先想到唐诗。唐诗正是盛唐艺术的典型代表,也是中国诗歌艺术的顶峰。那么,它何以出现在这⼀时代呢?作者的分析给出了答案。唐代是中国古代最为辉煌的时代,帝国初始,在政治、财政、军事上都⾮常强盛,对外开疆拓⼟,军威四震,国内则是相对的安定和统⼀。⼀⽅⾯,南北⽂化交流融合,另⼀⽅⾯,中外贸易交通发达,同样也带来了异域的⽂化。这是空前的古今中外的⼤交流⼤融合。⽆所畏惧⽆所顾忌地引进和吸取,⽆所束缚⽆所留恋地创造和⾰新,打破框框,突破传统,这就是当时的社会氛围和思想基础。

  在政治上,官阶爵禄⽇益代替阀阅⾝份,成为唐代社会视为最⾼荣誉所在。先前的门阀⼠族被压制,世俗地主阶级的势⼒在上升与扩⼤,科举制度的确⽴,使得知识分⼦可由考试⽽做官,参与和掌握各级政权,突破了先前门阀世胄的垄断,⼀条充满希望前景的新道路在向他们开放。等待着他们去开拓。个⼈、民族、阶级、国家都处于欣欣向荣的上升阶段。就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孕育出了盛唐艺术,孕育出了唐诗。它蕴含着对有⾎有⾁的⼈们现实的肯定和感受,幢憬和执着,渗透着具有青春活⼒的热情和想象,即使是享乐、颓丧、忧郁、悲伤,也仍然闪烁着青春、⾃由和欢乐。

  在本书中,作者以细密的考察论述了绘画、雕塑、建筑、⽂学、书法等艺术门类在各个时代的兴起与演变。并在充⾜的个例分析之下以⾼度凝练的语⾔指出了各个重要对代的艺术精神。这都证明,《美的历程》是⼀部⼩书,篇幅不过⼗⼏万字;《美的历程》⼜是⼀部⼤书,它考察了从远古图腾到明清绘画、⼯艺达数千年华夏民族的艺术发展。读之使⼈神驰千年,遨游于历史的长河中,不断领略⼀个⼜⼀个时代的艺术精神,捕捉到华夏民族美的⾜迹。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万绥小学 版权所有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孟河镇白兔路7号   苏ICP备1020150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