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今天是:

网站登录

三月读书笔记(朱玲)

《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读后感

作者:朱玲 | 来源:原创  |  时间:2022年04月29日  |  点击数:   |  位于栏目:首页 >>教育科研>>读书笔记

  在《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这本书中魏勇老师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和我们分享了他从事教学工作多年来的所思所想,读来让人备受启发。

  印象最深刻的是魏勇老师所提到的:做老师其实不难,只要你不忘记自己当学生时对老师的希望和要求,当时你希望老师怎样做,今天你就怎样做。我喜欢什么样的老师?学识渊博;生动形象;思维缜密;亲切自然;幽默风趣……回想我脑海中印象深刻的老师,似乎都有这样的影子,联系我们学校的优秀教师,似乎也都与这些词语相关。而这些词语中,有属于个性特点的,有可以后天改进的,当然,这都得本身有了相当的积累后。看来,教师希望结合自身的性格特点成为让学生喜欢的老师,后天的自我成长很重要。

  魏勇老师还提到,想让学生喜欢听你的课,你必须从学生的经验出发来跟学生对话,也就是说在书本世界和学生经验世界之间,我们老师所起的作用是要搭建一座桥梁。他举例说明,历史课讲宗法制,西周时期的宗法制距今三千多年了,如何让三千多年前的一个制度被今天的学生充分理解呢?魏勇老师用“中国人的姓名和西方人的姓名有什么区别”作为桥梁,一步步引导学生分析,直至理解。

  我们都是当过学生的人,我们最喜欢听哪种老师的课呢?第一,风趣幽默;第二,他在课堂上总能给我们一种新的东西,让我们感觉意外,让我们感觉脑袋被拍了一下。我们一直提倡要尊重学生。我理解,最大的尊重,并不只是在日常生活中和学生交朋友,关心他的生命,而是在课堂上给他惊喜。这个惊喜是什么呢?我的理解是,我们课堂当中常常会有出乎学生意料的,又能够让学生感觉很有收获的一些东西,他可能想到了但是他没有我们课堂上所提供的东西那么深刻,于是他成长了。他变得更深刻了,对他来说有惊喜。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他压根就没想到,结果老师给了他一个前所未有的想法、观念,或者挖掘出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一个想法、观念,而且这个想法和观念有相当的合理性和说服力。

  课堂其实就是老师和学生一块儿做的一次精神上的旅游,有时候是精神上的探险。在旅游和探险的过程中,如果没有任何意外,所有学生看到的景观都是事先知识的,都是没有超出他的想象力范围和理解力范畴的东西,那么学生不喜欢这样的旅游和探险,他会在课堂上感觉乏味,他可能就自己去旅游和探险了,俗话叫“走神”。所以力争带给孩子惊喜,这很重要关于这一点,魏勇老师提到:好的问题在课堂中尤为重要。好的问题具有三个特性:挑战性、包含基础知识、延续性。好的问题是有冲突的,让他感觉到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左边的有道理,貌似右边也有道理。这样的话,学生就会有兴趣来关注和思考,面对老师给他布置的任务,也容易高质量地完成。

  要干好教育这一行,绝对不能只在教育圈中混,绝对不能只读教育方面的书。恰恰相反,应该尽可能多地和圈外人交往,尽可能多地读教育以外的书。一个痛苦而基本的事实是,教育是一个封闭、狭隘的圈子,明白人大多不在教育圈,要听到明白人讲明白话,我们需要经常把耳朵竖起来放到教育圈外。尤其,只有站在教育圈外时,我们才能看清未来社会的走向,才能理解作为教师的使命是为尚未存在的社会培养新人。

80ff8aeb8e37172a91b8533f15dd21e.jpg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万绥小学 版权所有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孟河镇白兔路7号   苏ICP备1020150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