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今天是:

网站登录

3月份读书笔记(李亚琴)


作者:李亚琴 | 来源:原创  |  时间:2022年03月31日  |  点击数:   |  位于栏目:首页 >>教育科研>>读书笔记

  最近,我利用课余时间再次读于老师的《我怎样教语文》。这本书,共有四辑,第一辑写的是语文教育,应该给学生留下什么;第二辑写语文教学其实很简单;第三辑写语文课堂教学的亮点在哪里;第四辑是关于作文教学。每一辑,既有于老师的经验之谈,又有典型的事例叙述,让我如临其课堂之境,聆听于老师的语文教学真谛,受益匪浅,对照自己的教学也有许多反思。

  于老师说,教学时,一只眼睛盯着语文,一只眼睛盯着“人”,这才叫完整的语文教学。于老师说,对学生要有情,要善待学生。在于老师从事教育的四十多年里,他不断地告诫自己:不要忘记曾经是个孩子。在他的课堂上看不见师生之间的代沟,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师面对一群稚气顽皮的孩童,他总是和颜悦色,言辞幽默,谈笑风生,营造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在这样的课堂中学习,学生没有紧张感,没有恐惧感,才会积极主动地思考、表达,才会碰撞更多思维的火花,体验到学有所得的快乐,产生更强烈的学习欲望。于老师善待学生,还体现在他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而不是用成绩的枷锁来捆绑学生的特长发展。对待淘气好玩的学生,他能蹲下来,对待学困生,他能“手把手””教,“抱着走一段”。而我我总是抱怨和学生的年龄差太大,代沟太深,来搪塞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备课时,往往是目中无学生,只备教材,而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只希望学生配合我的教学设计,牵着学生的鼻子,强拖硬拉地完成教学任务。课堂上缺乏情趣,缺少柳暗花明的思索体验,时间一久,学生就会产生厌倦情绪。所以,当下学生产生的厌学情绪,除了学生的自身因素之外,我们当老师更要反省。

  于老师崇尚“微笑教学”,也有人评价于老师的教学成功,多半归功于他的微笑。他给学生的名片是“微笑”和“负责”,有对学生的理解、尊重、宽容,也有对学生的严格、认真、耐心。看于老师的视频课堂,他总是走下讲台,面带微笑,循循善诱。可我上课时,总放不下老师高高在上的架子,只能让学生唯师是从,要么面无表情,要么声色俱厉。这就很难走进学生的心灵,心灵之门关闭,再多的语言也是苍白无力。微笑是发自内心的真诚,而不是硬装的。微笑需要什么来支撑?于老师说:“微笑是需要有老师宽容的品格、善良的心地、宽广的胸怀、豁达的气度、开朗的性格、丰厚的知识、诙谐的谈吐以及端正的教学思想做支柱。”确实如此,学识丰厚,谈吐幽默,才能让学生敬佩喜欢,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学生成绩的提高也在情理之中。

  读完这本书,让我更加懂得一个语文老师应该具备的素养,有宽容博爱的胸怀,有对教育的热爱,有对学习的终身追求,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写一手漂亮的汉字,能声情并茂地朗读,有提笔成文的能力,,,,,这都是我应该努力去做的。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万绥小学 版权所有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孟河镇白兔路7号   苏ICP备1020150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