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今天是:

网站登录

二月读书笔记(韩银)


作者:韩银 | 来源:原创  |  时间:2022年02月28日  |  点击数:   |  位于栏目:首页 >>教育科研>>读书笔记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学实践表明:“教师准确、生动、优美、富有感情和启发性的语言,往往能够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此可见语言对于教师尤为重要。

  作为一名教师,为了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我阅读了《教师的语言力》这本书。书中将沟通分为五个类别和二十一种场景实例,讲解了五十种方法。五个类别分别为:夸奖批评、提问、鼓励、反向激励,二十一种场景涉及了:学生不做作业、迟到、无人举手回答问题等实际问题。五十种方法包括:目标法、选择法、想象法等,在每一种方法中,都配有具体的语言用例,对于在教学中有疑惑的我来说,这本书非常实用。书中讲到的“敬佩法”让我印象非常深刻,书中提到对待学生就需如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老师一句示弱的话:“我小时候可做不到这些啊。”会给学生的心灵带来震撼,心想:“老师竟然佩服我!好开心啊!”这样的语言我的课堂中是否出现过?今后是否可以在我的课堂中出现呢?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反思自己在课堂中语言表达的欠缺,所谓“亡羊补牢,为时不晚”,用书中的方法和案例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首先,养成表扬的习惯,课前提醒自己进入“表扬模式”,从学生的书写、朗读和课堂表现等方面寻找学生优秀的表现,及时给与表扬,表扬也要具体,“你写的非常规范”“你的进步很大,上课比以前认真多了”,激励学生向上的内驱力。

  第二,向学生提问题时也要善于运用语言,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跟上老师的节奏,把所学的知识内化吸收,转化为自己的能力。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学习才能更实效,课堂才能更高效。

  第三,真正的关爱学生,多与学生和家长沟通,了解学生的变化和遇到的问题,能恰当的给与指导与鼓励。当然多表扬,多鼓励,并不是不批评,对于学生表现不够好的方面还是需要及时指出来,提醒学生改正。

IMG_8336.JPG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万绥小学 版权所有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孟河镇白兔路7号   苏ICP备1020150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