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浅喜,时节悠然,教有风骨,研而亦欢。2022年1月5日上午,郑云方老师在会议室开展“巧借表达支架,提升习作能力”主题讲座。围绕三大层面展开:
一、创设具体情境仿写,模仿课文表达。结合三年级的课文分析,掌握写作方法,由句式仿写到章法仿写,最后到综合仿写,这样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进行。
二、巧设感悟情境续写,补白课文情节。从原文出发,按照作者的写作思路,对原文进行延伸。
三、设置思维情境扩写,扩展课文内容。发散性思维是习作的前提条件,而想象力又是发散性思维最为突出的表现。因此在教学习作时,思维情境的创设至关重要。情境体验让学生更近的观察生活,丰富情感,让学生既会写,有要写,更乐写。
陈淑颖老师说课一年级《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态大方自然,开课以谜语激发引学。读一读课文,准确找出谁画了什么?借助插图观察小动物们脚印有什么样的特点,按照句式说一说。延伸拓展适时补充介绍动物冬眠的小常识。整个说课板块清晰,以“趣”入手,以“读”代讲,以“情”促学,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研活动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渠道,也是每个老师提升自己教学能力的一条捷径,每次研讨和讲座,让我们都有新的收货。
(摄影:陆陈波 撰稿:陆陈波 审核:郑娟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