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课堂多了一些眼花缭乱,少了些许真实古朴,尤其在各级各类公开课中,我们发现许多课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执教者除了不遗余力的展示自身过硬的基本功之外,还显得有过于和蔼可亲的做作。
魏勇老师参加的国家级赛课活动时看到名师执教后学生的茫然,使我们知道真正的课堂不是那个样子的,真正的课堂究竟需要留给学生什么值得一生铭记的东西,我以为课堂中可能留给学生很多东西,包括知识、情感、文化等等,但最让学生受益的可能是一种思维方式,要通过这日复一日的课教会学生思考,进而学会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只有这样课堂才真正变得富有意义,才能焕发出生机和光彩。
一是要教会学生独立思考。思考是人脑最可宝贵的品质,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我们的大脑就成了别人的跑马场,就不会生发出最有成就感的创见,更容易让大脑变得懒惰懈怠。独立思考首先就要教会学生怀疑。萨边说:怀疑是知识的钥匙。没有怀疑的精神,就只会人云亦云,就无法接近真理。我们教师在课堂上还是习惯于填鸭式教学,教给学生许多概念、定义和知识点,仿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是为考试而准备,但其实真正的学习却擦肩而去。
二是要教会学生反思。反思是最重要的思维品质,不仅教师要反思,还要教会学生反思。如果只是一味地死记硬背,不会反思,那么学习就没有进一步的发展空间,学习效率就会大打折扣。要引导学生建立辩证的哲学观,没有绝对真理,只有相对真理,对历史和前人所谓的真理都要谨慎地辨别和运用。其次,要教会学生反思自身学习方式。针对不同学科、不同教师、不同学习内容进行有针对性地改进。
三是要教会学生换位思考。对一件事物的认识,我们很容易陷入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判断,其实,有时我们的判断是片面的、断裂的、静止的,所以,需要我们换一种角度,或从上看、或从下看或从前看、或从后看,这样才能全方位了解事物的真相,我们还要教会学生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我们不能两次踏进相同的河流。任何事物都在发展变化,一时一个样所以需要一时一个眼光。这样,才会将学生培养成通情达理的人。
总之,课堂应该是培养孩子思维能力的乐园,是学生发展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