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今天是:

网站登录

十二月读书笔记(潘林燕)

读《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有感

作者:潘林燕 | 来源:原创  |  时间:2021年12月30日  |  点击数:   |  位于栏目:首页 >>教育科研>>读书笔记

          能够以真实的自我与学生相处,也与十一学校宽松的环境有关。我是从其他学校转到十一学校的,在原来的那种环境里面,我其实只拿了一部分的自己来跟那个环境融合或相处,另外一部分真实的东西被我隐藏着。当然我拿出来的那部分当中也有真实的。有一部分是没有必要拿出来的,因为过去的那个应试环境不需要这些东西,所以很多时候我主要是通过网络来将自己真实的部分写出来,跟志同道合的朋友一块儿分享。但是,内心还是觉得有点遗憾。在十一学校这个改革的环境里,我很自然、自在,不用藏着掖着,可以释放真实的自己。  在过去的环境中,甚至跟同事们相处的时候谈话都得很注意,需要使用大家共同的概念、术语以及教育观念,要表现出跟大家有共同的兴趣,但有的时候,我是假装有兴趣。实际上,这样做会让自己觉得有点分裂。为什么不能表现自己真实的兴趣呢?因为真实的兴趣,会让别人觉得你很装。比如,你说“教学需要勇气,人的教育应该是完整的”,别人表面上会说“你说得很对”,但是可能心里面就会觉得,装什么装?所以,在那个时候、在那种环境下面没必要这样做。因此,大家追求分数,我也表现出追求分数;别人讨论这个题怎么做,我也和大家讨论这个题怎么做。这样,大家会觉得你跟他们是一样的。我能够忍受环境,忍受分裂,虽然,并不喜欢。 

        十一学校的改革所传达出的那种价值取向和我之前对教育的理解基本是一致的,所以,我可以把一个完整的、真实的自己安全地表达出来,这一点我觉得非常重要。  十一学校是什么样的价值取向呢?  我觉得就是,一方面要对学生的现实负责。学生要考试,家长和社会有需求,那么我们对他们在这方面的需求就不能忽视。但是这不是全部,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对学生离开学校之后的未来负责。  打一个比较简单的比方,如果把学生比喻成学校的产品,那学校对产品的售后就应负责。而原来的那种应试教育模式只对销售时候的产品负责,学生毕业后五年、十年怎么样,那不是我的事了。轰轰烈烈谈素质教育,扎扎实实搞应试教育,这就是对我刚才说的那种现状的一个比较准确的概括。  但现在我们学校不是这样的,我们真的是把学校变得像一个学校,而不是一个培训机构。当然,学校也有考试培训的内容,但更多的是让学生生活在学校,学校是学生生活的一个环境,学习是他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但并不是全部,还有同伴的交往、社团活动、跟老师私下的相处等。  我觉得,是这些价值取向,是这样的环境,让我能够真实地表达我的教育想法,而不至于被人视为另类。当然,学校就是这样提倡的,老师要有尽可能多的机会跟学生相处,不仅仅是课堂上,还有课余时间。学生的成长既需要从课堂当中吸取那种规范的、系统的知识,同时也需要在课堂以外分享我们老师作为成年人的阅历和对人生的思考。当然,学生会批判性地吸收、接受。  这样对老师的要求就比较高了。

      如果你高度不够,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可能就会感觉很难受,学生也难受。按照过去那种要求只要在45分钟的课堂上你表现得像一个老师就行了,而现在是45分钟的课堂上你要像一个老师,在课堂外你更要成为一个能够推动学生成长的朋友。这个很有挑战性。  这种转变听起来很像演员演戏,要能够转换角色。但是演员总有卸妆的时候,再好的演员也不可能永远不卸妆,一不小心你还是会露出你本来的样子。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自己真实的存在变得比较完善、比较上进、比较积极,这样就能很自然地体现出来,而不用考虑我这个方面是不是有缺陷。在完善自己、努力做好自己的时候,可能就已经有意识地把那些不好的东西慢慢地改掉了。这也是我努力的方向,我还没有达到那个境界。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万绥小学 版权所有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孟河镇白兔路7号   苏ICP备1020150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