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今天是:

网站登录

十一月读书笔记(朱玲)


作者:朱玲 | 来源:原创  |  时间:2021年11月23日  |  点击数:   |  位于栏目:首页 >>教育科研>>读书笔记

  一、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小学教育是公民教育的起点,小学阶段也是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无论是学习习惯的养成还是生活习惯的养成,无论是思维习惯的培养还是文明习惯的造就,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虽然小学阶段是培养良好习惯的重要时段,但是,身处小学阶段的学生,却并没有很好的自制力和自控力,这就使得很多学生错失了良好习惯培养的关键时刻。而班主任的存在,就可以帮助学生很好的培养一些良好习惯。但是,良好习惯的培养,并不是简单说说而已,是需要班主任和学生日积月累的引导和坚持,特别是班主任的引导,对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有很大的帮助。

  我曾记得刚接手一个班级时,因为疫情要在教室用餐,在我还不了解这个班级的情况下,第一天的午餐用餐纪律,让我印象深刻:孩子们没有秩序,叽叽喳喳,嬉笑打闹,完全是自由散漫的样子。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暗暗下定决心,要帮他们纠正这样的不良习惯。虽然很急迫,但我并没有在言语上批评过他们,而是去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原来,这个班级以前的班主任,是一个比较温柔和宽容的老师,因此,学生们在发现用餐时,讲话和玩闹并没有受到老师的批评和教育后,便渐渐的放肆了起来,时间一长,便有了中午用餐时纪律很不好的现象。在了解了这个情况后,第二天我便采取了措施。因为午餐前的那节课是我上的,我在下课铃声响起后,并没有直接让学生拿饭,渐渐的,有些学生坐不住了,开始悉悉索索的讲话了,我观察了一会儿,发现有一组学生表现良好,便让这组学生先拿饭,其他组看到了,便也渐渐的安静了下来……第二天的效果很好,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第六天……在我有意的引导之下,这个班级中午的用餐纪律有了很大的改变。

  这只是一个很小的事例,但是,却也能很好的证明,在班级管理中正确使用引导策略,是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的。小学阶段的学生,认知和分辨的能力有待提升,这就需要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多加引导,特别是在一些良好习惯的培养上,引导学生摒弃一些不良习惯,养成一些良好习惯。

  二、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行

  小学阶段不仅是习惯培养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行的最佳时段。教书育人,班主任虽然是老师,不仅要承担传授知识的责任,也要肩负起育人的责任。知识是无尽的,但是良好的品行却是伴随着学生的一生。班主任要在班级管理中,不断的引导学生向着正确的、积极向上的角度看齐,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慢慢的形成良好的品行。

  我的班级中,有一个小胡同学,小胡同学因为家庭原因,父母收入微薄,家中子女众多,所以偶有偷盗行为的发生。有一次,因为一位同学丢失财物比较贵重,我才了解到小胡同学的这个不良行为。我并没有放弃这次教育小胡同学的机会,我先是利用夕会课的时间,给学生们讲了一个有关诚实的故事,并借此引导到班级里失窃的事情上。讲完这个故事后,我让所有的学生都低头趴好,闭上眼睛,并让犯错的同学悄悄的举手,当我看到小胡同学把手举起来后,我就知道,小胡同学还是一个知错就改的好孩子。后来,我让小胡同学私下悄悄的把失物交给我,并借此机会,让小胡同学明白,任何不劳而获的东西都是不长久的,只有靠自己的努力争取到的果实,才会更香甜。经过这件事情,小胡同学便再没有出现偷盗的行为,并且也渐渐变的开朗和成熟了许多。

  教育的本质目的便就是教育育人,虽然并不知道小胡同学之后的发展是怎样,但是我相信,至少小胡同学不会成为一个品行有缺的人。面对小胡同学的偷盗行为,我并没有很着急的去找是谁做的,而是先引导学生明白,偷盗是一个不良行为,甚至会让自己走上不归路,通过这样的引导,让学生自己明白,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这样既可以让小胡同学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也可以引导小胡同学形成一个良好的品行,收益终身。

  无论是班主任工作还是德育工作,引导策略的使用可以帮助老师很好的解决学生发生的各种状况,也是帮助学生建立健全人格的有效策略。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万绥小学 版权所有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孟河镇白兔路7号   苏ICP备1020150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