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3日上午,万绥小学语文组迎来了第7周的教研组活动。
首先,是郑亚花老师分享她的教学经验《谈小学语文教学留白艺术运用策略》。
一、用好留白,调整课堂节奏。第惠多斯说过:“教育的本质就是呵护、激发和唤醒。”教师不要急于推进下一步的教学,而需要有意识地进行适度停顿,稍微控制一下教学课堂的节奏,将时间交还给学生,让他们在多重感官的刺激下,体会身临其境的浸润感,从而形成对文本最原始的感性认知。
二、借助留白,设置思维跳板。“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给予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探究的契机,巧妙借助提问的方式来预留探究性问题,为学生营造留白的状态,激发学生内在的好奇心理,让学生享受自己独立思考带来的学习体验。
三、运用留白,搭建想象通道。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远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相对静止的,固定的,更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则可以囊括世界的一切,是推动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重要源泉。
四、开掘留白,鼓励多元思考。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珍视学生的个性化体验,鼓励学生进行多元化思考。”
其次,是语文组开展了主题为《学习模范.追梦教坛》青年教师师德演讲比赛。
如果教师是播撒知识的种子,是社会文明的传承者,那师德便是教师教书育人工作的灵魂。被誉为“最美乡村教师”的张桂梅老师便是我们师德学习的的标杆、为人师表的楷模。她那种锐意进取、忘我工作、敢打敢拼、关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的形象,迅速成为了全国教师学习的榜样。
各位参赛老师比赛态度认真,准备充分,演讲时声情并茂地讲述着张桂梅老师的感人事迹,抒发着对她的浓浓敬意。同时又通过一个个生动的事例,讲述着身边感人的师德故事,用朴实无华的话语诠释着对“责任、热爱、奉献”的理解。参赛老师们将身边的教育事迹、深刻的学习体验、丰实的育人经验、善良的教育历程展现出来,凸显了教师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积极向上的高尚师德,为全体语文老师奉献了一场精彩的演讲。
(撰稿:葛文婷 摄影:葛文婷 审核:郑娟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