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今天是:

网站登录

九月读书笔记(谭辉)


作者:谭辉 | 来源:原创  |  时间:2021年10月08日  |  点击数:   |  位于栏目:首页 >>教育科研>>读书笔记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育发展和教师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非常重视。在他看来,教师做的是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

  先生,流传几千年的敬语,代表的是人们心中对先行者,对德行,对学识的向往和敬仰。何谓大先生?只有人格、品德、学业上能为人表率者才称之为大先生,是对有德业者的尊称。古往今来,中华民族在不同的时期涌现出了无数位受人敬仰的“大先生”,他们“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凭一身所学,担当起为国家兴盛培育英才,为民族传承不屈意志,为晚辈示范风骨与风度的责任,展现了知识分子的优秀品质与价值追求。作为教育工作者,用生命之灯点燃希望之灯,照亮了无数学子前行之路的张桂梅老师,就是一位当之无愧的大先生!

  初识张桂梅老师却是通过无意间看到的一句校训:“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第一次看到云南华坪女子高中的这句誓言时,我被震撼到了,是什么样的胸襟,才能写就这样的波澜壮阔?我开始搜集了解张桂梅老师的故事,越走近张桂梅,人格的魅力、道德的力量、信仰的坚定,像奔涌的岩浆,从她身上喷薄而出。她几十年如一日,扎根边疆,献身教育;她把贫困孩子当作至亲,矢志育才,无怨无悔;她以羸弱之躯坚守“一生做好一件事”的不变初心,以重病之身担当“播撒良种、浇灌未来”的使命,甘当“燃灯者”,乐于做园丁,去点亮孩子们心中的美好未来,培育一批批时代新人,成为受人尊敬、可感可学的新时代奋斗者。她就像一束光,一束帮助大山女孩改变人生的希望之光,一束托起无数家庭和学生“知识改变命运”的梦想之光。从青丝到白发,她将教书育人看得比生命还重要,用行动和实践铸就了一名共产党人的精神品质和至诚至深的家国情怀,铺就贫困学子用知识改变命运的圆梦之路,光芒万丈的人格魅力让人肃然起敬,衷心钦佩。

  人们常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教师在一个人成长历程中的重要性几乎是不言而喻的。所谓“好老师”“高素质”,当然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一个不断发展的标准,但其核心就是教师对待教育工作、对待学生,或者说待人待事的态度与价值观。其实在我们的身边,就有一群平凡而又伟大的好老师们用他们的行动,默默无闻的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付出着自己的所有、践行着自己的承诺。一幕幕令人感动,让人动容的情景就在这普普通通、平平常常之中不时涌现着。

  他们有的人二三十年矢志坚守,用洁眸透视心灵,用宽容善待过失;有的人胸怀大爱,执着小事,用温度和责任叩响每一位孩子的心扉,用爱心和脚步丈量每一位孩子的成长;有的人守望日出日落,守望燕来燕去,为学生摆来希冀和憧憬,渡往星辰大海。

  他们,走在校园中,是一抹忙碌清瘦的背影,却有着让人敬仰的力量;他们,站在讲台上,口若悬河,打开一个神奇的知识世界,让无数双眼睛绽放求知的光芒;他们,坐在课桌前,勾勾画画,写写停停,让对错呈现,谱写人民教师的朴实乐章。

  教育家于漪老师说:“理想就在岗位上,信仰就在行动中。”愿每位教育人都能牢记立德树人使命,重师德,练师能,铸师魂,永做教育路上潜心施教、不忘初心、崇德向上的追梦人,用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浇灌着那一双双渴求与纯真的眼睛,让这些花儿迎风开放,绽开灿烂的笑脸。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万绥小学 版权所有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孟河镇白兔路7号   苏ICP备1020150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