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今天是:

网站登录

八月读书笔记(金瑶)


作者:金瑶 | 来源:原创  |  时间:2021年08月27日  |  点击数:   |  位于栏目:首页 >>教育科研>>读书笔记

  一、“双减”政策的意义

  不知从何时教育界的“军备竞赛”,裹挟着前行的每一位家长、孩子、教师。教育界关联的每个人陷入了深深的泥潭,想要抽身其中,却越陷越深。近期,教育改革一石激起千层浪,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从“分配生制度”、“职业大学转型”再到本轮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双减”,国家层面对于社会一直诟病的教育问题,下决心重拳出击。2021年7月2

  3日,随着《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意见》的发布,直指义务教育最突出的问题——中小学生负担太重。第一减,主要改革的对象是学校。学校作为教育的主阵地,近年来,矛盾突出,作业量的多少,监督辅导的群体等在社会引起了广泛舆论。然而从早期的“不得要求家长批改作业”到“课后托管”无不是将教育回归学校的表现。“双减”的出台,更是充分发挥学校主阵地的作用,坚持应教尽教,着力提高教学质量、作业管理水平和课后服务水平,让学生学习更好回归校园。第二减,旨在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国家以断腕的决心,消除资本涌入的校外培训乱象,一个近百亿的行业几近覆灭,昭示了中国共产党追求教育资源公平、减缓教育内卷、归还孩子美好童年的决心。

  可以明确的是,“双减”必然是回归教育初心,缓解社会焦虑的好政策。

  二、“双减”政策带给在校教师的启示

  “双减”政策的出台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巨大的动荡,尤其是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现阶段社会各界需要及时变更教育理念以适应变化,如学生需要深入思考如何利用课堂高效学习;家长需要思考如何教育孩子以及自我教育;教师作为本轮改革中的关键一环,责任与使命重大,如何建立高效课堂,建立更加科学的评价体系;学校如何保护并激发教师们的教学潜能;社会如何培养成学习型社会……这些问题都值得深入探讨的。

  本次的教育改革再次强调回归学校、课堂主阵地,那对于每个一线教师而言,如何把握在校时间,如何使每个孩子在学习生活中成为发光体,值得每位老师探索。笔者在此浅谈四点看法。

  1、慧眼识人,因材施教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他们有自己的特点与爱好。作为教师,最重要的品质不是改变别人,而是善于发现,发现每个孩子身上最亮的闪光点,鼓励他,让他积极发挥。有的人擅长语言表达却不精于逻辑运算,有的交际能力突出然而自我反醒能力缺失。每一个人都能在他身上找到独特之处。我们要明确的是,不管怎么样,肯定孩子自身的价值是实施所有教育的前提。话说得好,“天生我材必有用”,任何人从出生后都是有自己的禀赋和特长,这样才能让社会的发展有互补性,从而创造一种平衡,如果人人都是学霸,人人都能考取清华北大,人人都去当科学家,那么第三产业服务市场不知由谁来做。因此,我们需要肯定每个学生都有其价值。因材施教的实施依据,实际上就是如何区分不同的“材”。

  对于我们老师来说就是会识人。那怎么识人呢?伟大的教育学家孔子给了我们一些启示: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要了解一个人,应该看他的言行动机,观察他行动的经过,再看看他平时安于什么。除此,他还非常重视通过与学生的对话交流来了解他们, 通过对学生言与行、 在公共和私下场合是否一致来印证所获得的信息。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我们作为老师,观察学生,可以通过看他平时上课的反应,完成作业的情况,以及课间与他人的相处等等,总而言之,我们需要对学生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而学生其实也是每时每刻在给我们提供信息的。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张开自己的感官,充分与孩子接触,眼看耳听,吸收来自孩子的大量信息,尤其关注孩子们下意识行为。正所谓“言为心声,行为心表”,言谈是一个人心里的想法,行为举动是一个人心思的表现。

  2、 着眼课堂,提高效率

  校外减负,取缔教培,拓展课后服务,那么学科知识的学习时间几乎集中在学校,其中重中之重便是教学课堂的四十分钟。此时比拼的是孩子在校内的学习效率,单位时间里效率越高,往往意味着孩子的学习能力高。需要明确的是,孩子未来的核心竞争力,从来都是学习能力,重视基础能力的培养、学习习惯的养成,远比刷题、超前学习来得重要。只有校内加上去,孩子能力加上去,校外才能减下去。

  对于教师而言,我们需要做的,第一,潜心钻研教材。教材是教学蓝本。教师需要游刃有余地驾驭教材,深入浅出地讲解教材,对知识娴熟于心方能提升课堂效率。第二,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点,选择恰当的方式设计知识呈现的途径。第三,刻苦修炼教学语言。讲课的艺术往往就是语言的艺术,一线教师应该尽可能使用适龄儿童喜闻乐见的教学语言。

  3、 科学作业,锻炼思维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评价,课堂教学活动的补充。科学合理的作业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升能力、培养习惯,帮助教师检测教学效果、精准分析学情。而目前的学校作业存在着种种问题,如作业数量多,质量低。

  于教师而言,我们作业必须精挑,坚决不搞题海战术。第一,对照文件,控制作业时间。建立作业校内公示制度。第二,提高作业质量。系统设计符合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的基础性导向性作业,分层布置作业、弹性作业和综合实践性作业。杜绝机械、无效、惩罚性作业。第三,通过课后服务,强化教师职责。指导小学生在校内基本完成书面作业,并及时做好反馈、加强面批讲解、做好答疑辅导。

  4、 深耕专业,提升业务

  没有“一桶水”,你就给不了学生“一杯水”。在如今的信息化社会,知识的样态发生了巨大变化。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传播方式也是不断更新。学生获取资源的方式同样非常便捷,教师要想获得学生的钦佩与尊重则需要掌握更多不同领域的知识,尤其是自己所教学科以及相关学科方面。对所教学科的基本结构、基本内容及基本趋势要有全面的把握。在整个教学过程,我们要给孩子们注入源头活水,就需要我们不断学习、不断总结、不断反思。敬业还需精业,需要涵养“择一事终一生”的倾心专注,“偏毫厘不敢安”的一丝不苟,“千万锤成一器”的坚持不懈。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万绥小学 版权所有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孟河镇白兔路7号   苏ICP备1020150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