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高度发展,孩子越生越少,社会越来越好,人们在追求生活质量的同时,也越来越关注孩子的教育问题,希望孩子心理越来越健康,希望孩子快乐学习,希望孩子学的知识越来越多,希望孩子长大后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为国家为社会做出贡献,培养出一个思想好,知识丰富,能力强,愿意社会做贡献的人。为此,国家也做出许多努力不可否认,比如说修改教材,丰富课程,搞社团活动……对于双减我们可以从这几个方便来谈,家长方面,学生方面,教师方面
家长方面:
1. 能够解决一部分家长接孩子难的问题,但实际这部分人是事业单位家长,约719万人,上班规律,时间白天,晚上不用上夜班。占14亿人少数,那其他的工作没有规律的上班时间家长没时间接送孩子该怎么办?有的人晚上11点下班甚至更晚,难道要陪孩子陪到11点吗?、
2. 能够为家长减少教育经费的投入,学校托管属于公益性,收费较少,孩子更安全,当然老师的付出也要给出适当补贴。
3. 课后服务收费问题,如果课后服务收费了,收多少比较合理。家长希望的课后服务的效果与内容,还是孩子能完成作业就好,还是有人辅导作业,还是希望孩子得到其他方面能力的提高,我想家长想要得到的效果与费用一定是成正比的。城里学校,家长是这么要求的,课后服务一班一个老师,必须主课老师,能辅导作业,不要合班,多付点钱可以,要质量。乡村学校家长可能想孩子有人看,能保证安全,能完成作业,收费便宜就好。
学生方面:
1. 课后服务是自愿参加的一项服务,不是所有学生都参加,有的不参加的学生早早回家了,参加的学生常常也非常渴望回家,人在心已飞,怎么保证参加课后服务的质量呢?
2. 课后服务两个小时弄的回家太晚,学生中午11点多就吃过中饭了,六点多钟回家七点吃晚饭,学校又不让带零食,根据人的最好的两餐间隔时间4-6小时,很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想必学生课后服务没结束就饿了,小学生自制力较差,很容易无心学习,学校是否考虑提供点心。
3. 小学生在校时间规定不超过六个小时,有的学校还是超时再外加上课后服务会不会在校时间太长,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4. 自律的学生他不管在哪都能够得到一定的效果,自律不够的学生在这个环境下还是不能完成作业,或者完成作业后有效利用的时间较少
教师方面:
1. 教师承担了社会主要的教学任务,再加上课后服务,已经疲惫不堪,而且超出了每天8小时的工作量,老师看课后服务的效果如何保证;课后服务等于让老师加班,加班是否按加班工资付钱,根据中国劳动法,加班工资要按正常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支付。
2. 我们的服务种类还不够丰富,学校的资源有限,我们是否可以请校外的人来丰富我们的项目,减轻老师压力,提高学生个方面能力,不仅仅让我们的课后服务要求学生写作业,还要让学生提高生活技能,拥有对心理健康正确地认识,提高身体素质,提高生活能力等的全面发展的课后服务来达到减负的目的。
3. 老师也有家庭,老师看课后服务可以,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谁来解决老师的后顾之忧呢?
总之,教育是学校,家庭,社会共同的事,不能全推给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