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兵法》这本书读后使我茅塞顿开,受益匪浅。以往总是觉得《孙子兵法》等经典可以流传很久,总觉得很不可思议。万玮老师的这本兵法,正如它的名字一样震撼了我的心,让我明白了什么叫兵法,如书中所讲震撼教育是对感化教育的一种有效的补充。
三十六计,取名形象,针对性强。三十六计乍听起来似乎与《孙子兵法》颇有相似之处,可是翻看起来却发现这三十六计却与孙子的大相径庭。一听名字就能够想起案例来。
活用理论,不拘泥一处。在“太极功”这一计里面,万老师化用了《孙子兵法·军争》里的“避其锐气击其惰归”。他把这一招式用在了教育中,对于学生的非分要求,教师顺势而为,不直接反对,却绵里藏刀,使学生最终明白教师的苦心。班里七组同学特别爱说话,为此微调了一下座次,冯威特排挤刚来到七组的姚萍萍同学,在他几次告状之后我笑着说:“那给你组再换一个同学吧。”他欣然答应了。我换的是班里最调皮的司洪建同学,这下冯威傻眼了,可是他又不好意思再次要求调换,低着头说:“老师还是姚萍萍吧!”我顺势教育了他,“人家一个人你组里五个人,你们更应该帮助她才行,一个组只有团结一致才能鹤立鸡群呀。”他从那之后再也没有欺负过姚萍萍。
“挥泪斩”也是化用了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这一典故。当感情与理智发生冲突的时候,一个高明的教育者往往能够用理智来指导自己的行为,而不是用感情来代替理智。班里王天剑成绩优秀,脾气倔强,违纪后还不知悔改,我无奈之际跟家长来了段双簧,“开除”回家,经过一周的调教,终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这匹烈马也终于低下了高昂的头。真的感谢这本书让我在处理问题时有了灵感与借鉴。
根据这本书里的一些兵法我自己也研究了一些管理班级的好办法,所以说这本书不仅教会了我如何管理班级,还教会了我如何总结经验并且上升为理论高度。这本书给予了班主任尤其是年轻班主任们很大的帮助,恰似黎明前黑暗中的一丝曙光让我们振奋,并且有勇气更好的管理下去。它让我们把教育当做事业来做,也唯有如此我们的教育才会人才辈出,既有硕果累累的桃李,更有熠熠生辉的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