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今天是:

网站登录

5.1《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反思(郑娟玲)


作者:郑娟玲 | 来源:原创  |  时间:2021年05月26日  |  点击数:   |  位于栏目:首页 >>课程教学>>教学研讨

《我变成了一棵树》从一个孩子的心理来想象一棵树的感觉,但它所要叙述的又不仅仅是变成棵树的感觉。从妈妈出现在树下,随后又住进树上的鸟窝起,变得有些紧张起来。既不希望自己的魔法被妈妈看破,又盼望着妈妈能认出自己。读到最后,我们才知道,我变成了一棵树的意思其实是说,世界上最了解孩子的人到底还是妈妈。在母亲眼里,每一个孩子都是不会被错认的天使。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的一些想法。

在教学过程中,紧紧扣住教学要求,循序渐进地进行想象能力的培养,安排了说话练习如果你也会变,你想变成什么变了以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对有些达不到要求的学生可以适当放宽要求,让每一个学生通过想象激发创造的灵感,体会成功的喜悦。想象的多样性,符合生活的客观现实,便于学生真实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本节课,我努力创设想象的空间,着力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而学生的想象也得到了尽情发挥,学生说得意犹未尽。在孩子们的心中,想象的世界里要什么有什么,想去哪就去哪,科技要多发达就有多发达。所有在现实生活中还不能实现的,在想象的世界什么都实现了。你看,我们的孩子对未来充满着多大的希望呀

想象是创新的翅膀,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作为教师我们就应该有意识地去引导学生用发散思维去想去做。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万绥小学 版权所有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孟河镇白兔路7号   苏ICP备1020150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