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节课的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老师通过游戏、师生问答、生生讨论等多种活动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整个课堂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个人觉得以下几个环节值得大家学习: 1.复习语音时,教师在黑板上画了四个篮子,每个篮子里面都标着元音字母i的两种发音,教师课前让学生制作了单词卡,课堂中请同学们读出这些单词中i的发,音并按小组,请同学们分别上讲台上将这些单词发音贴在相应的篮子里。学生在活动中掌握了字母i的发音。 2.教师一直在处于诱导者,将更多的表现与表达机会给了学生,如教师一直询问着学生这个单元你学会了什么?你还掌握了哪些?你觉得还有哪里存在困难?。。。 但是个人觉得在学生上黑板贴单词的时候是不是教室里秩序太乱?学生只是上台贴了单词,但是对于正确率无法得到检验,教师是否可请每组派代表上台活动?同时在学生对话存在困难时,教师能否给予学生一些帮助,而不是一味地站在边上提醒学生不要冷场。
3、小组合作的任务要求明确。在单词巩固环节、句型操练环节、课文朗读环节,徐老师都用到了小组合作的形式,而且形式多样:Pair work、group work等交替使用,在任务开始开让学生先明白规则要求,让学生能更快更准地领会活动精神。 4、小组合作的角色分配明晰。在read 部分,徐老师通过指导学生四人小组合作,学生在小组内能自觉地进行角色的选择,在reading show中学生也能自己自报家门,说出所担任的'角色。 5、小组间的评价有效。徐老师在课堂上很注重引导学生对同伴的回答进行点评,而且要讲出理由,特别是在读书环节,让学生在观察他人的同时发现自己的问题。 如何让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在课堂上有效发挥,还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