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花钟》教学反思
《花钟》一文是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文章写了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及花开放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以及昆虫活动的时间有关,一位植物学家根据这一特点,做出了花的时钟。文章第一自然段语言优美,采用了不同的表达方式描写花开,为了能与写作相结合,我采用了下面的方法进行教学:
一、把“品味和发展语言”作为切入点。
要让学生在语文素养上得到实实在在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根据学生兴趣及文章特点,把“品味和发展语言”作为切入点。学习的重点放到第一自然段,设计了四大环节:(1)自读圈点,初步感悟;(2)比较句子,品味语言;(3)自悟自得,积累语言;(4)仿写延伸,发展语言。这些教学环节,既有前后关联,又有层次推进,层层内化地将学生引领进入“花钟”的奇妙世界之中,学习课文是如何借助语言对花开进行丰富精妙的表达的,体会语言文字的丰富,从而扎实学生语文功底,体现了语文学科特点。如,进行句子对比,学生通过听、读、辨,自己发现问题,发现了改过的句子是那样单调、枯燥乏味,激起了学生去寻求、去感受,去体验丰富、生动有趣的语言美的欲望,体现了新课标自主探究的精神。同样是写“花开了”,课文里却用了丰富多彩的语言表达方式,让学生真真切切地体会到语言的丰富和精妙。其间,学生对“吹起小喇叭”、“欣然怒放”的理解与感悟是那么独到又富有想象!这样的语言活动,培养、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学生仿写的句子有:向日葵摇晃着大脑袋,深情地望着太阳公公。郁金香举起了酒杯。艳丽的牡丹花对我绽开笑脸。蝴蝶兰扇动着美丽的翅膀。迎春花吹起了嫩黄色的小喇叭。
二、多媒体课件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节课从课堂需要出发,从学生的心理需要出发,让“现代化教学手段”直接指向语文学习。本节课上几处运用多媒体手段,如,各种鲜花的图片与文中的美言相结合,实现了图文并茂;接着将学生在第一课时后查找到的各种花儿的图片用于本节课的“语言再现”;出示花钟图进行欣赏。这样的教学设计,使课堂流露出一种自然的美,生趣盎然,而且与教材情境浑然一体,水乳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