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今天是:

网站登录

四月读书笔记

读《怎样才能上出优质音乐课》有感

作者:朱海琳 | 来源:原创  |  时间:2021年04月19日  |  点击数:   |  位于栏目:首页 >>教育科研>>读书笔记

读《怎样才能上出优质音乐课》有感
教学行为就是教学过程中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教师和学生所采取的行为。可分为教授行为与学习行为,也可分为教师行为与学生行为。
      教师通过在课堂中进行教学来实施自己的教育理念,学生的行为则直接体现教育理念的实施效果。例如:《小酒窝》这首歌,休止符特别多。起初,我带领子们打节奏来练习休止符。见到休止符,孩子或闭嘴,或点头,或拍手,花样翻新,结果却不尽人意。通过课后反思,我意识到,应以孩子的心理为出发点,用他们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去实施教学。于是在上第二堂课的时候,我对孩子说:“酒窝里的酒可别洒了,否则爸爸妈妈就喝不到了,所以你要小心点呦。如果你不想把左边酒窝里的酒洒出去,应该怎么办?”孩子歪着头说:“不能动也不能说话。”我马上适时提醒孩子,唱到“右边”时也要注意孩子想象着酒不能洒出去的状态,果然唱准了休止符,完美地表现出了歌曲俏皮可爱、轻松活泼的感觉。一首歌,两节课,让我深深体会到教育理念对教学行为的巨大影响。不同的理念导致不同的教学行为,也呈现出

不同的教学效果。有了正确的教育理念,才会有生动的教育行为,才能为孩子提供更优质的教育。
    《教育大辞典》中是这样定义教育手段的:教育者为达到一定教育目的所采用的活动方式和方法的总称。
为了使音乐课更加生动,我把实践活动设计得花样百出,但教学效果差强人意。还是以《小酒窝》为例,当时,我为了让孩子学会休止符,采用了闭嘴、点头、拍手等多种手段,看起来方法多,课堂气氛活跃,孩子也爱学,但运用到演唱中时效果并不好,歌曲情绪也无法表现出来。课后我反复思考,意识到教学手段是教学理念的具体实施,是教学行为的体现,失去了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的支撑,教学手段就变成了“为教而教”,背离了教育的本质。当我明确了教育理念,采取了正确的教育行为,自然而然就找到了适合的教学手段,孩子的表现就是最好的证明。
      由此可见,一节优质的音乐课,必须有一个明晰的教育理念,通过教育行为来体现,运用教育手段具体实施。教育手段、教育行为、教育理念三者不能孤立存在,它们是相辅相成的。“教育理念是教育核心,教育手段服务于教育行为,教育行为体现教育理念”,把握好三者关系,我们才能上出让孩子终身受益的音乐课WPS图片-修改尺寸.jpg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万绥小学 版权所有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孟河镇白兔路7号   苏ICP备1020150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