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今天是:

网站登录

四月教学反思2(郑黎燕)


作者:郑黎燕 | 来源:原创  |  时间:2021年04月08日  |  点击数:   |  位于栏目:首页 >>课程教学>>教学研讨

  《清贫》是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四篇课文,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方志敏1935年在狱中写下的。文章用简洁朴实的语言,叙述 了自己被俘后国民党士兵搜身时的景象,表现了共产党人坚定的革命信念和矜持不苟、舍己为公的高尚革命情操。表达方式上,采用了叙议结合、对比的方法,阐明“清贫”的伟大意义。回顾整堂课的教学,总结如下:

  1.抓住动作,刻画人物。

  教学中,我抓住了两个士兵的动作,让学生感悟国民党士兵的贪婪、凶狠、狡诈。首先让学生找出动作,再将士兵的动作分类:一类是搜身的动作,一类是威吓的动作。搜身的动作是“摸、弓着、捏”,威吓的动作是“拿出、拉开、盯住、吼道”,这些动作描写形象地再现了国民党士兵贪婪、凶狠、无耻的本性,也说明当时的国民党军队从上到下都以发财为目的。从中,学生也理解了方志敏所说的“我不比你们国民党当官的,个个都有钱”的深意。传神生动的语言、动作描写,把人物的性格、品质刻画得淋漓尽致。

  2.抓住对比,理解“清贫”。

  课文中多处采用对比的写法,这是让学生理解“清贫”的好方法。学生回答“方志敏为什么会如此清贫”这一问题时,无从下手,此时,我引导学生抓住文中这样一句话突破难点"我不比你们国民党当官的,个个都有钱。“首先让学生指出这是对比的写作方法,把“我”和“国民党当官的”对比,突出方志敏的清廉。然后追问:“国民党与共产党有怎样的区别”。这样,适当的点拨,学生会更深刻地理解无产阶级的本质——清贫,洁白,朴素。抓住对比,进行教学,效果很好。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万绥小学 版权所有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孟河镇白兔路7号   苏ICP备1020150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