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和喜鹊》教学反思
《树和喜鹊》是部编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第三单元第6课的一篇课文。本单元围绕“伙伴”为主题安排了三篇课文。从不同角度表达了伙伴之间的情谊——互相帮助、快乐合作、友好共处。
《树和喜鹊》是本单元第二篇课文。这篇课文用生动的语句和细腻的语言给我们描绘了小鸟和小树由孤单到快乐,一同玩耍,一同游戏,共同享受快乐的生活的过程。告诉学生有了邻居,有了朋友,大家一同玩耍,一同游戏,就能享受快乐的生活。
一堂课下来,感觉做得成功的地方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生字教学扎实有效。
生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我从字的音、形、意个方面教材设计,认读、识记、书写相结合。达到较好的效果。
2.多音字的读音,通过实践运用,得到巩固。
3.教学课文时抓住关键词“从前、后来、孤单、快乐”等理解课文。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4.本节课的教学根据学生认知水平的个别差异,教师做到因材施教。在理解课文时教师尊重学生独特的心理感受,让学生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谈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让学生更进一步感受到没有伙伴和朋友的生活才会孤独。理解“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这句话,很自然的也就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从而教育学生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互相关心,我们的生活才会很快乐。
当然,这节课也有不足之处,不足的地方主要是以下两个方面。
1.注意课堂的调控,多设计一些游戏活动。
2.引导学生感情朗读做得不够到位,效果不太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