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看了央视的诗词大会,对唐诗就生出许多欢喜向往的情愫来。可惜儿时愚钝,不懂得欣赏诗词之美,错过了深入学习了解的机会,现在想弥补这一缺憾,想从这个尘封已久的珠宝箱里,取出一件件珠宝,再仔细欣赏一番。 作者说:“我从来不觉得有任何一种人文学问,是非去学不可的,只不过是错过他们的遗憾程度不同而已,而唐诗,就是一种错过它的遗憾程指数极高的东西。”而我,不想再错过了…… 这本书浅显易懂,轻松幽默,用现代通俗的语言和搞笑的比喻,勾勒出了唐朝诗人和诗歌的历史,读起来常常让人忍俊不禁。作者说:“你和唐诗的距离,只隔一道矮矮的墙而已,我就是一个翻墙的人,帮你翻过唐诗那道墙,折出几支带露的花来,拿给你看,喜欢的话,你就可以自己去找正门参观。”正是此书的定位。 以下是我根据此书,对唐诗历史及诗人生平的总结和摘录。
唐太宗李世民也是一位诗人,只是他的诗写得不怎么样,后人评价他的诗“远逊汉武,近输曹公”。而他还是隋炀帝杨广的粉丝,在一个新王朝的王宫里,居然大唱着旧王朝末代皇帝的作品,也是醉了。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王勃,狂傲,不讲政治,跟随沛王,《檄英王鸡》,被指挑拨沛王和英王的关系,被逐出沛王府。 卢照邻,早年跟随邓王,但不识时务,领导喜欢什么,他偏不搞什么,后不幸患病,穷困潦倒,投水自杀。杨炯,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其弟造反,累及被贬。骆宾王,七岁作诗《鹅》,写文章,提意见,触怒了武则天被贬。 王勃的爷爷王通是一个严肃的大儒,隋末唐初评诗第一毒舌。王通的弟弟王绩却是有唐以来第一位名诗人,后人评价“直率疏放,有旷怀高致,直追魏晋高风”,《野望》。祖孙三人,各呈气象。 宋之问,律诗之祖,才貌双全,颇得武则天青睐,但他人品不好,见风使舵,后遭贬谪,被贬后的诗更出彩,《渡汉江》。 陈子昂,好老庄,慕鬼谷子,怀念燕昭王,其诗自成一体,《登幽州台歌》埋没800年后,被明朝人杨慎发现,终成名篇。陈子昂和李白在来历、风格和气质上非常相像,他们都来自蜀地,自带侠气,富于浪漫情怀,喜欢写自由奔放的诗,可以说陈子昂是李白的先声。 初唐,浪漫,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抛弃了华丽的词藻,而是仰望夜空,用空净的语言,叩问生命和宇宙的奥秘!
盛唐,鹳雀楼上留下了很多诗篇,而以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最绝。王之涣只留给我们六首诗,《凉州词》被章太炎评为绝句之最。 王维,白衣少年,风度翩翩,会弹琵琶会写诗。被誉为山水田园诗人,其实他的边塞诗也很多很棒,《陇西行》短小明快,一气呵成。社交应酬诗也很不错,不是空话套话,即应景妥帖,又有新意,还见真情,《酌酒与裴迪》。王维比较少有李白杜甫那样的大悲大喜,没有激烈的言辞表达,性子温和,但其实他对世事看得很透,只是不走极端不毒舌而已。 李白,并非通过科举考试做官,而是结交了各路朋友,在前辈大腕的推荐下,终于被唐玄宗召唤入京,供奉翰林。他一度受到超高规格的待遇,据说皇上御手调羹以饭之,但很快被旁人妒忌排挤,下岗了。后投靠永王的叛军,被抓入狱,后被流放。李白的诗留给我们很多成语,比如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浮生若梦,扬眉吐气,仙风道骨,一掷千金,妙笔生花……也留给我们很多名句,比如天生我才必有用,长风破浪会有时,人生得意须尽欢,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的诗已经融入了我们民族的血脉之中,所以他很伟大! 杜甫,生前在群星璀璨的盛唐诗界并不引人注目,死后半个世纪,被元稹偶然发现,他1400多首诗连起来,就是关于整整一个时代的伟大纪录片,立即风靡一时。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携家人逃难,半路遇上叛军,杜甫被抓回长安,妻离子散,《月夜》《羌村》。后虽重聚,依旧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杜甫是诗人中写妻子写得最多的一位。杜甫两次科考试都未考中,但他没有沉湎在自己的世界里,而是打开胸怀,把世界装进来,把自己的痛苦,转化为对现实社会的悲愤,境界很高。 孟浩然,科举考试发挥不好,情商也低。一日在王维家,巧遇唐玄宗驾到,唐玄宗要他读一首自己的诗,他却选了《岁暮归南山》,其中有两句“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非常不合时宜,从此断送了自己的仕途。 李贺,诗鬼,天生早衰,只活了27岁,其写作风格魔幻诡异,有一种独特的美,有人说,李贺感叹瑰丽的天国难以到达,只好把注意力移到荆棘丛生的坟场。“干谒”时献上自己的诗《雁门太守行》,据称韩愈读罢,激动地跳了起来,裤子都掉在脚脖子上了。 钱启,科考时发挥超常,《湘灵鼓瑟》。他的诗好比一副副清亮的水彩画让人赏心悦目。他处于唐诗U形弯底部,连接了盛唐和中唐。 孟郊,46岁才考中进士,之前写了很多落第诗,成为“清奇僻苦”派。考中后作的诗“春风得意马蹄疾”,千古流传。 这些诗人圈子里的每一位,都像一座座耸立云天的高山,他们的才华就像汩汩清流,沿着各自的路线狂奔。
中唐,藩镇割据,宰相武元衡帅朝廷大军,平了几个公然对抗朝廷的藩镇,结果被军阀暗杀。唐宪宗又派裴度继续出征,终于踏平藩镇,社会暂时稳定了。白居易,韩愈都有诗作,记载了当时的社会情况。 张藉,《节妇吟》,“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引发了后世对节妇荡妇的争论。 韩愈,孟郊,联句大战。刘禹锡,白居易,唱和大战138回合。 白居易,28岁即考中进士,仕途坦荡,但他偏偏吃朝廷的饭,砸朝廷的锅,一生写了许多抨击朝廷针砭时弊的诗,而朝廷并未因此治罪于他,白居易晚年还做了太子太傅,活了74岁,是唐代诗人中结局最好的一位。
晚唐 李商隐,开创了唐诗的新纪元,他的诗不能被逐字逐句地去解释,是不可解释不可笺注的,越解释越糊涂,越牵强附会。其怀念亡妻的诗《锦瑟》,在一片华美的氤氲里,却藏着难言之痛至苦之情。《夜雨寄内》 韩愈学到了杜甫诗中的“骨”,他的诗奇峻陡峭,骨力遒劲。白居易学到了杜甫诗中的“真”,他的诗率真浅白,充满了直抒胸臆的呐喊。李商隐学到了杜甫诗中的“情”,对天地万物一草一木无不饱含着深情。 罗隐,十举不第,其诗很容易流行,很多妇孺皆知的句子都来自他笔下,“今朝有酒今朝醉”,“为谁辛苦为谁甜”。
唐诗为何繁荣,为何群星璀璨,为何后世难以超越,不正是因为朝廷的开明和大度,氛围宽松,言论自由,才有如此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万千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