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今天是:

网站登录

四月读书笔记郑泽鑫


作者:郑泽鑫 | 来源:原创  |  时间:2021年03月31日  |  点击数:   |  位于栏目:首页 >>教育科研>>读书笔记

叶嘉莹先生,1924年生于北京,家族属叶赫那拉一支,自小父母教她诵读诗词。1941年,叶先生考入辅仁大学国文系,师从顾随先生,毕业后开始任教。1948年,她下嫁国民党海军军官,同年随夫移居台湾。踏上异乡不久,即经历白色恐怖时期。结束这段煎熬之后,叶先生在50年代重新回到校园任教的平静生活,一直至今。其中,白先勇、席慕容和蒋勋都是她的学生。话说,读《北宋名家词选讲》之前,我先读过《蒋勋说宋词》,只读了个开头。蒋勋老师还是说《红楼梦》说得好啊。

叶先生的这部《北宋名家词选讲》细细品鉴晏殊、欧阳修、柳永、晏几道、苏轼、秦观、贺铸、周邦彦八位词人的作品,剖析作品与文人生平、品格之间的关系,讲述词人如何将词这种文学形式从烟花巷柳引向大雅之堂。叶先生的文字里满满对宋词的热爱,很有自己的见解,既有广度亦有深度。作者拿词人作品进行横向比较也颇具苦心,比如拿李后主与晏殊比较,一个是“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的纯情,一个是“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的理性;又如拿苏轼和秦观比较,于屡遭贬谪的逆境中,一个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旷达洒脱,一个是“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的悲苦凄凉。

谈到苏轼,叶先生的言语中常常透露出感动之情。也许苏东坡的仕途艰辛却豁达依旧也揪起她对自己煎熬岁月的记忆,感恩自己坚强面对。我想,那句“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于她更得一层内心深处独有的共鸣。人总是难逃这样的感性,经历一些事,心里不知不觉生出敏感的部分。年轻时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对周邦彦颇有微词,而晚年又专为他著了一本《清真先生遗事》(“清真居士”是周邦彦的号),书中对周邦彦以“先生”敬之。同一首词摆在同一个人眼前,此一时彼一时,心境不同,感受亦不相同。

词的音律之美已Screenshot_2021-03-31-14-20-20-495_com.tencent.weread.jpg难寻踪,而感发之美永恒。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万绥小学 版权所有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孟河镇白兔路7号   苏ICP备1020150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