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将至,乍暖还寒。2021年3月2日上午,万绥小学全体语文组教师聆听了一(1)班教师黄晓娟执教的《古对今》。
《古对今》是一篇对对子形式的识字课文。以简洁形象的语言和长短句交替的节奏,描绘了四季轮回,冬去春来,昼夜交替,欣欣向荣的自然规律。课上,黄老师语言简洁明晰,充分考虑一年级学生的特点,以智能交互技术为依托,设计了趣味十足的游戏贯穿课堂,与学生产生了良好的互动。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学生积累了丰富的表达词汇,也加深了韵文的印象。
课后,全体教师汇聚会议室,就本节教研课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首先,黄晓娟老师以说课形式,围绕教学目标及重难点讲述了本节课设计思路,强调了教师“导”需要立足于学生的“学”。同时也发现了设计中不足的一面,如时间安排不当、诵读方式单一等。接着,周梵老师主要对黄老师的识字方式进行评价,肯定了黄老师识字方式的多元化,尤其以汉字溯源的方式识字增加了语文课堂的传统文化色彩。葛文婷老师则从诵读方式进行评价。建议语文课堂应将诵读贯穿课堂,给学生更充分地诵读、韵读的时间,让学生在读中体味韵文的独特魅力。全梦寒老师认为教学时不能仅仅着眼于文章内容,还要引导学生发现句子规律,挖掘“对对子”的文化内涵。最后,郑娟玲老师围绕“智能交互技术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这一课题,对本课进行评价,指出要选择合适的篇目充分体现希沃白板技术。在理解词语时不能标签化,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调动感官,将之与文字对接,这样的教学才更有生命力。
本次教研活动促进了青年教师专业水平的发展,进而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撰稿、摄影:金瑶 审核:郑娟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