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读了《有一缕阳光就要灿烂》。这是一本由经典散文汇编的书。其中文章主要有三类:亲近自然,人间真情,人生感悟。读后沉思,我觉得编者要告诉我们的主要有两点:阳光的心态和真挚的感情。
不论哪一个人,都会遇到很多的烦恼,当人生处在逆境的时候,保持阳光的心态就非常重要。这个道理一般人都理解,但为什么还会有很多烦恼呢?这是因为,我们常常过多的关照自己的所得,常常把责任,不满等推给别人,自己对他人和社会缺少真情。人必须先有真情,然后才有阳光心态;而阳光心态又进一步促进真情。二者相互结合才有知足和快乐,也只有二者的统一,才能让人更多地关注心灵:在感情地付出中得到心灵的幸福!
其中感人的故事很多很多,不能一一述说,但有一个故事是值得一提的,因为它最能说明真情的力量。
在《父亲的黄玫瑰》中,有一个女孩因病腿残,后来母亲病逝。父亲为了女儿没有再娶,两人相依为命。女孩一直很努力,并顺利考上了本科大学。但女孩毕业后,因为腿残找不到工作。后来父亲说:“你就在家吧,我能养活你。”女孩想自食其力,又去找工作。在一个银行里,她再次碰了钉子,烦恼之余,喝酒消愁。一个银行职员注意到了她,和她攀谈......后来两人相爱。女孩幻想着能步入婚姻的殿堂,但突然有一天,男孩不和她来往了,原来是他的父母反对,他又找了一个健全的女孩。这个女孩感觉人生失去了意义,就服了大量安眠药,幸亏父亲及时发觉。父亲又为她买了织毛衣的机子,她织的毛衣很好卖,她终于可以自食其力了。只是她仍然渴望爱情,就写了征婚启事,但很久没人应征。后来终于有人和她联系了,那人善解人意,给了她很多关怀,让她重新找回了爱情的欢乐。她渴望见到他。那人说:“......真爱不在一朝一夕,而在永远!”并答应新年的情人节给她送玫瑰。情人节那天,父亲出发了,女孩一个人在家等,直到黄昏,也没等来。后来来了几个交警,说她的父亲出车祸了。她赶到后,看到了倒在血泊里的父亲。父亲手里拿着一束黄色的玫瑰花,里面夹着一封信。女孩读着信,知道了和她“谈情说爱”的原来是父亲。她禁不住泪流满面,她想起了父亲的话;“真爱不在一朝一夕,而在永远!”心里暗暗对父亲说,无论以后怎样,女儿都会好好地活着,她要对得起父亲那超越生死的爱......
在这个故事里,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最主要的是父亲的真情最终给了女儿阳光心态。我们也可以从父亲身上感悟人生哲理,执着于一种情不畏缩,也不动摇。就像父亲说的,“真爱不在一朝一夕,而在永远!”用真情让自己和别人都获得幸福。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拒绝诱惑,心无旁骛。这种坚持可能对一个人,可能对一件事,可能对一个物,一处景等,这就是我们心中的一缕阳光,只要这缕阳光存在,人生就会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