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成员课务及个人简介
姓名 | 性别 | 教龄 | 学历 | 任教课务 | 职称 |
黄晓娟 | 女 | 5 | 大专 | 一语 | 无 |
全梦寒 | 女 | 9 | 本科 | 一语 | 中小学二级 |
周梵 | 女 | 2 | 本科 | 一语 | 无 |
葛文婷 | 女 | 5 | 本科 | 二语 | 无 |
韩银 | 女 | 2 | 本科 | 二语 | 无 |
李亚琴 | 女 | 22 | 中专 | 二语 | 无 |
张玲丽 | 女 | 5 | 本科 | 二语 | 无 |
郑娟玲 | 女 | 25 | 本科 | 三语 | 中小学高级 |
严文倩 | 女 | 3 | 本科 | 三语 | 无 |
毛甜 | 女 | 1 | 本科 | 三语 | 无 |
郑亚花 | 女 | 24 | 本科 | 四语 | 中小学一级 |
郑云方 | 男 | 26 | 本科 | 四语 | 中小学一级 |
陈玲美 | 女 | 30 | 本科 | 五语 | 中小学高级 |
郑黎燕 | 女 | 24 | 本科 | 五语 | 中小学一级 |
金瑶 | 女 | 5 | 本科 | 六语 | 无 |
二、指导思想
坚持以课程改革为中心,深入推进语文课程改革,以统编新教材为研究重点,聚焦语文核心素养,强化言语实践活动,探索学科教学走向课程变革的新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适应师生发展要求的教研机制,实现全校语文教学的新突破。
三、重点工作
1.继续做好统编新教材的解读,确立课堂教学新目标;
2.重视语文学科课程建设,推进语文课堂新转型;
3.聚焦单元语文要素展开教学,拓展言语实践活动新方式;
4.积极培养新教师,完善教师发展和研修的新机制。
四、具体工作
(一)把握教材特点,扎实做好教材解读
1.研读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和新教材,扎实做好统编教材解读,尤其是中高年级。
2.以理论学习、课例研究、教学研讨等形式加深对课程标准和新教材有关内容的理解,提升教师用好新教材的能力。
3.准确把握教材编排特点,聚焦语文核心素养展开教学,继续开展成语文化和智能交互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二)培育学科特色,不断深化课程建设
1. 牢牢把握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要求,进一步明晰年段目标要求,制订符合各校实际的语文学科的实施纲要。
2. 要做好语文学科课程的校本化建设,对“成语阅读”校本课程进行梳理汇总,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语文学科课程规划。
3. 每学期指导学生读两本课外书,打通课内与课外阅读界限,形成丰富多元的语文课程内容体系,拓展语文课程建设新路。
本学期必读书目 | |
一年级 | 三字童谣 |
小屁孩日记 | |
二年级 | 兔子坡 |
了不起的狐狸爸爸 | |
父与子 | |
三年级 | 木偶奇遇记 |
宝葫芦的秘密 | |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 | |
四年级 | 时代广场的蟋蟀 |
狼王梦 | |
五年级 | 海底两万里 |
今天我是升旗手 | |
青铜葵花 | |
六年级 | 八十天环游世界 |
草房子 | |
鲁滨逊漂流记 | |
林清玄散文 |
(三)夯实日常教研,提升校本研修品质
1.加强语文教研组建设。聚焦各年段教师在教材的整体研读、目标的确定、教学的结构化设计、教学方式的变革、作业的有效设计与反馈等问题,有目标有组织地开展主题研究活动。
2.采取分散式集体备课。以“大单元”教学研究为抓手,以年级组、师徒为单位,课前讨论怎样上课,课后讨论上课出现的一些问题,批改作业时的问题等,有经验的老师给年轻老师支招等,先有师傅上示范课,再由徒弟上跟进课。
3. 扎实开展日常教研活动。开展各种类型研讨课:示范课、统编教材研究课、新教师汇报课,课后进行总结、反思、交流、跟进。还要开展经验分享会、读书心得交流等。
4.开展成语文化和智能交互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研究。在成语阅读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开展不同课型的成语阅读教学。主要有成语云纹诵读课、经典成语品读课、成语故事导读课、主题成语群读课、成语探究研读课。
(四)深化课堂转型,加强日常教学研究
1. 继续做好基于“交往互动式”的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深入推进语文课堂教学转型。进一步梳理课堂转型的结构框架,搜集优秀的教学课例,及时总结研究成果。
2.关注低年级习惯养成、拼音教学、识字写字教学、看图说话研究。三-六年级学生的短文朗读、古诗文诵读、故事复述、作文教学研究。
(五)促进教师成长,搭建教师发展平台
1. 组织理论学习,重视教师素养提升。加强理论学习,通过教研组推荐或自主阅读,有主题有序列地组织教师进行广泛的阅读活动,提升教师对小学语文课程的学习力和执行力。
2. 重视青年教师的成长。一是总结教学有特色的中老年教师的优秀经验,进一步培植并形成教学特色;二是培养青年教师,通过师徒结对促进其迅速成长,开展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
(六)把关教学质量,做好提优补差
1. 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为核心,找到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有效策略,指导学生阅读、写作的方法和技巧。
2. 调整、优化语文学科学业评价方案。深入探究提优补差的策略,关注各层次学生的发展。
五、日程安排
二三月份
1.教材培训,确定教研组计划;
2.组织参与青年语文教师基本功比赛和书法教学比赛。
四月份
1.统编教材诵读的指导与实践研讨;
2. 语文大单元教学的课堂教学研究;
3. 组织学生整班写字比赛。
五月份
1.组织参加市级新教材研讨活动;
2. 乡村语文培育站课堂教学比赛。
六月份
1.新教师课堂教学能力考核;
2.部分年级进行质量调研;
3.期末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