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曾说“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读一本好书使人如沐春风,收益颇多。最近一段时间,我就读了曹爱卫老师的《低年级语文这样教》这本书。
首先细细品读的是第一辑——《识字写字:渠道不同,教学策略不同》。从作者在书中明确写到了部编教材生字以三种渠道呈现:识字单元的集中识字,课文单元的随文识字,语文园地“识字加油站”趣味识字”里的板块识字。也许在教学时我们还是按照以前循规蹈矩的方法来教学生字,不得不引起自己的反思,生字所属渠道不同,教学目标指向就不同,教学策略自然各不相同。只有吃透教材,才能让学生学有所获!通过阅读,让我领略了原来识字教学中除了有多种方法,还能发展思维能力,渗透传统文化,增强识字的生活运用。
例如:低年级阅读教学中的识字,方式方法要多样:可以结合汉字的字理,帮助学生看见汉字的演变过程,了解汉字的“来世今生”,变符号记忆为理解记忆,可以通过一个带出一类,借助“这一个生字”去触摸“这一类生字”,变零散记忆为系统记忆;可以结合课文理解识记,做到“在阅读中识字,在识字中阅读”变被动记忆为主动记忆,如:一年级上册<明天去远足》一课里,“睡”是一个笔画很多又带新偏旁的生字。如果一笔一画地去识记,学生非搞晕不可。但若引引导学生根据部件结合动作演示去理解,学生识记起来就会轻松很多。
“目”表示眼睛,说明“睡”和眼睛有关,“睡”的时候,眼睛怎么了呢?可以演示慢慢地“垂” 下眼皮。哦,眼皮垂下来,眼晴闭上了,就是 要“睡””了。这样的教学,生动有趣,清晰直观,教学效果也非常好。
又如:在一上园地五,识字内容是表示时间的词串组合,按“年、月、日、时”分类呈现,曹老师这样告诉我们,教学时,可以通过查看日历,天气预报等实践活动,连接识字与生活的通道。开设“小小播音员”系列实践活动,播报天气,让学生的所学在生活中得以应用,是对学习最大的褒奖。这样,我们从从学生实际出发,有效做到“怎么教”,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效益有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