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丹桂飘香的时节,万绥小学第五周语文教研组如期举行,教师们参加了一次生动活泼的教研活动。
我们跟着可爱的小葫芦一起走进了张玲丽的课堂——《我要的是葫芦》。张老师用她神奇的双手在黑板上种出了一课茂盛可爱的小葫芦。张老师带领学生们通过朗读感受葫芦主人的内心活动,学生们充满感情的朗读体现出高超的朗读水平。张老师选择性地讲解了重点生字,学生们在开放热烈的课堂氛围中学习了本课生字。
全体语文老师认真聆听了张玲丽老师的课之后,一起来到会议室,就这节教研课进行了深入交流研讨。张玲丽老师对自己的这节课进行了反思。在本节课中,张老师将成语教学渗透在教学过程中,但课程设计中有部分互动环节没有运用到位,课程内容饱满,导致最后生字练习的时间不够充足。
随后韩银老师和郑娟玲对张老师的教研课进行点评。韩老师认为张老师的“板贴”形式新颖有趣,课堂读书方式多样,体现了良好的课堂氛围。郑娟玲老师对张老师的本节课提出表扬,其中重点提出张老师对字词的处理方式值得肯定和学习。张老师对“谢”字的教授从二年级学生的心理出发,正确区分“一些”和“几个”的含义,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在教研活动的最后,由低年级教师黄晓娟和周梵老师分享了最近的读书心得——《低年级语文这样教》。黄晓娟老师从识字,阅读,口语交际这三个方面浅谈了自己的读书感受;周梵老师主要从识字方面分享了自己的学习心得。这两位老师都从这本书中学习了很多低年级语文教授的方法。
通过这次的课堂教研探讨,我们明确了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朗读水平的提升要求,从符合学生心理的角度出发讲解生字,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撰稿、摄影:周梵 审核:全梦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