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 5.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 课 时 | 第1课时 | 日期: | |
学情分析: 课文按鲁滨逊历险的时间顺序记叙,写了鲁滨逊“遇险上岛”“建房定居”“养牧种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国”。这些故事情节,处处紧扣“险”,塑造了一位不畏艰险、机智坚强、聪明能干的主人公。 教学本课,要使学生感悟鲁滨逊面对厄运的积极的人生态度,并从鲁滨逊在荒岛上独立生存的非凡经历中悟出学会生存的道理。要达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熟悉鲁滨逊战胜各种困难的经历。因此,应让学生反复读课文重点部分,练习讲述鲁滨逊荒岛生存的故事。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谈谈从鲁滨逊的经历中想到什么,从鲁滨逊的身上学到什么。进而讨论一下,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人们应该如何“学会生存”,学会竞争。 | |||||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会写“惧、凄、寞”等15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航海、荒岛、流落、潮水”等词语。 2.默读梗概,能用小标题梳理出鲁滨逊流落荒岛后遇到的事情。 | 重点与难点: 默读梗概,能用小标题梳理出鲁滨逊流落荒岛后遇到的事情。 | ||||
活动板块 | 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 | 学生活动方式 | 交流反馈方式 | ||
常规积累 | 古诗积累。 | 自主背诵古诗。 | 领背、齐背。 | ||
核
心
过
程 |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出示插图,仔细观察图中人物,说说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他就是《鲁滨逊漂流记》中的主人公。(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就和作家笛福一起,走进荒岛,去认识一下这位独自置身荒岛生活28年的鲁滨逊。 3.简介作者以及写作背景。 鲁滨逊究竟是怎样在荒岛上独自生存28年的呢?让我们一起去一探究竟吧!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组织自读课文,要求(出示): ①大声流利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自学生字新词。 ③读梗概,理清思路,梳理出鲁滨逊流落荒岛后发生了哪些事情? 2.检查预习情况,相机指导。 ①出示词语,读一读。 ②词语解释。 三、再读感知,理清脉络。 1.组织学生快速默读梗概部分,了解这部世界名著的主要内容,并练习说说这部小说的大概内容。 结合学生概括,相机引导学生说简洁,说完整: ①从“梗概”中,我们看出小说的重点部分是什么? ②默读“梗概”,把鲁滨逊所遇到的困难及解决的办法的语句做上记号。 ③尝试着把重点部分展开来,再讲一讲小说的大意。 2.再次默读梗概,概括一下鲁滨逊在荒岛上都遇到了哪些困难。 3.组织交流: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写了哪几件事?尝试给每件事加一个小标题。 流落荒岛— 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汇报交流的结果,其他同学做补充。 总结板书。 |
1.自由说:衣衫褴褛,身体强健,置身荒岛,表情坚毅乐观等。 2.齐读课题。 3.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1.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
2.交流对生字的理解: 畏惧、凄凉、寂寞、宴会、倒霉、缺乏、书籍、挑剔、侵袭、聊以自慰、栅栏、控制、贷方、倾覆
1.概括交流小说的主要内容: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了遇难荒岛的鲁滨逊与自然斗争,以顽强的意志生存了下来,还收留了一个野人,取名叫星期五,把他训成了忠实的奴仆。28年后,他救了一艘叛变船只的船长,回到英国。
2.讨论困难及解决办法: ①住——用木头和船帆搭了一个简易的帐篷 ②吃——打猎、捕鱼,畜养山羊,种粮食。 ③安全——防御。 ④孤独——救助“星期五”。 3.流落荒岛—搭盖住所—驯养野羊—播种粮食—救星期五—夺船回国 | 18世纪,欧洲最杰出的思想家卢梭曾建议每个成长中的青少年,我们应该读读这部小说。它出自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之笔(板书:笛福(1660—1731),英国小说家),也是笛福的第一部小说,是笛福受当时一个真实故事的启发而创作的。1704年苏格兰水手赛尔科克在海上与船长发生争吵,被船长遗弃在荒岛上,四年后被救回英国。赛尔科克在荒岛上并没有作出什么值得颂扬的英雄事迹。但笛福塑造的鲁滨逊却完全是个新人,成了当时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人物。小说一经发表,立即在全世界引起轰动,有人把它拍成了电影,有人把它编成连环画,成为人们最喜爱的小说之一。 畏惧:害怕、恐惧,不敢面对。 凄凉:寂寞冷落;凄惨(多用来形容环境或景物)。 寂寞:①冷清孤单;清静。②静寂无声。 聊以自慰:聊,姑且。 姑且用来安慰自己。 贷方:一个账户的右方,即付方,与借方相对,课文中是与坏处一致,与好处相对。 倾覆:颠覆,覆灭;倒塌,翻倒;倾轧陷害。
| ||
拓展 延伸 总结 提升 | 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并跟随作者笛福一道来到了荒岛,认识了一位有着顽强生命力的鲁滨逊,了解了他28年来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困难。在岛上他还发生了哪些有意义的事情呢?他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呢?我们下节课再继续走近他! | 课后阅读这本书,更加深入了解课文内容。 | 指导课外阅读。 | ||
板书 设计 | 5.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笛福(1660—1731),英国小说家 流落荒岛—搭盖住所—驯养野羊—播种粮食—救星期五—夺船回国 |
课题 | 5.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 课 时 | 第2课时 | 日期: 2020-2- | |
教学目标: 1.默读节选片段,了解主要内容,体会人物心态变化,感知人物形象。 2.联系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烦恼,学会从正反两面分析问题,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并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 重点与难点: 感悟鲁滨逊面对厄运时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培养在逆境面前勇敢战胜困难的大无畏精神。 | ||||
活动板块 | 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 | 学生活动方式 | 交流反馈方式 | ||
常规积累 | 古诗积累。 | 自主背诵古诗。 | 领背、齐背。 | ||
核
心
过
程 |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回顾课文主要内容:上节课我们用小标题梳理出鲁滨逊流落荒岛后的故事。回忆并互相说说:鲁滨逊流落荒岛后都发生了哪些事? 二、默读精彩片段,感知人物形象。 1.浏览精彩片段,快速默读,详细说一说:鲁滨逊克服了哪些困难?他的心态发生了什么变化? (板书:面临困难:生存 生活 生命意义。心态变化:忧伤寂寞——自我安慰——知足安命——焉知非福)
2.感悟精神光辉,感知人物形象。
①28年的荒岛生活,鲁滨逊克服许许多多的困难,他的心态发生了变化。找出你认为最能体现“鲁滨逊精神”的内容,有感情地读一读。 出示:“我”的幸与不幸。
②结合整个片段内容,试着用“从……中,我感受到鲁滨逊是……的人”来说一句话。 ③鲁滨逊自己是怎样认为的呢?我们来读一读他的话。 出示并齐读:“在困境中,我们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并且从中找到一些东西来宽慰自己。” ④小结:鲁滨逊的这种做法对我们每个人都有用。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当我们遇上不利环境的时候,就要像他一样,直面现实,在绝望中寻找希望,增强跟困难作斗争的信心。 (板书:勇敢坚毅 乐观积极 靠智慧解决困难) 3.除了鲁滨逊的积极的生活态度很精彩,你还觉得什么地方很精彩?
|
梳理:流落荒岛—搭盖住所—驯养野羊—播种粮食—救星期五—夺船回国。
1.同桌交流。 2.交流“困难”,并汇总: ①生存:陷入荒岛,与世隔绝 ②生活:缺乏必备的工具和生活用品。 ③生命意义:活下去的价值与意义。 3.解决办法:①用刻痕记录时间,进行记录。 ②节约现有的工具和用品、靠自身智慧来创造工具。 ③分析目前处境,排列自己的幸与不幸。 4.心态变化:忧伤寂寞——自我安慰——知足安命——焉知非福 5.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这种精神。 6.结合内容评价练说。 7.品读感悟:“好处与坏处”让鲁滨逊有了活下去的勇气。让鲁滨逊不再为自己的处境消极悲观,而是以积极的态度去迎接挑战并努力克服困难。
8.鲁滨逊的语言,如:但是,我既然不得不干这活儿,又有的是时间,有什么必要介意呢? 9.作者的写作方式,如:把心里活动过程像商业簿一样对照来写,一目了然,清楚明白。 |
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
提示:用自己的话概括鲁滨逊遇到了哪些困难,分别是如何克服困难的,揣摩鲁滨逊在绝境中的心理活动过程,用理智战胜失望,努力改善生活。
(如,一个不屈服命运的人,面对命运弃他于孤岛,能及时调整心态,努力改变不幸的命运;一个善于调整心态的人,他经历了三次心态调整,逐步解决了生存、生活及如何获得有意义的问题;一个不怕孤独的人,他以猫狗为伴,以记日记来排遣寂寞,活得充实;一个以苦为乐的人,岛上物质贫乏,生活条件艰苦,他仍不断自我安慰,尽量改善生活;一个热爱生活的人,面对不幸,他没有失去生活的信心,而热情地投入到实在的生活中去。)
小结:是啊,不少名著,人们之所以喜欢,是因为其中的一些语言常常给人们很好的启示,给人们带来精神力量,就像你刚才读的这句,可以说它是给处于逆境中的绝望者的一剂良药! 不少的文章,之所以给人们很深的印象,就是因为在写法上有独特的地方,就像作者把鲁滨逊的思想活动列出来一样。我们还能欣赏到很多这样富于灵魂和力量的语言。 | ||
拓展 延伸 总结 提升 | 1.面对人生困境,鲁滨逊的所作所为,显示了一个硬汉子的坚毅性格和英雄本色。在西方,“鲁滨逊”已经成为冒险家的代名词和千千万万读者心目中的英雄。读了这部小说,老师想到了海明威的名言:“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可就是打不败他。”请谈谈你阅读本文的启示,写一句话送给你的朋友或自己共勉。 2.鲁滨逊在荒岛上还遇到哪些困难,又是怎样克服的,回到英国后,又是怎样成了一个百万富翁的,请同学们课下找到原著读一读。可以准备向别人提出问题,或摘录有意思的句子,也可以画出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或者写一写读书体会,为班级读书会作好准备。 | 1.小组交流,合作探究: ①说说被困荒岛之初,主人公在“生存”与“毁灭”的抉择面前处于怎样一种心境?他是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的? ②如果他的心态不及时正确调整的话,你觉得鲁滨逊能在荒岛上生存下去吗? ③如果换了其他任何一个人,也许就没有了鲁滨逊这样的神话了。那么,鲁滨逊能够活下去最重要的是靠什么?由此你可以得出一句什么样的结论。 2.如果让你选课文中的一句话作为座右铭,你会选哪一句,为什么? 3.联系生活实际,将自己遇到的困难的好处和坏处列出来,并写写自己将如何去克服它。 |
总结回顾课文。
(联系实际谈) | ||
板书 设计 | 5.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面临困难:生存 生活 生命意义 心态变化:忧伤寂寞—自我安慰—知足安命—焉知非福 勇敢坚毅 乐观积极 靠智慧解决困难 |
《鲁滨逊漂流记》给予我的启示
新北区万绥小学六(1)学生
伴着窗外凉爽的秋风,微微的细雨,我郑重地翻过书的最后一页,读完了这个情节曲折、跌宕起伏的故事——《鲁滨逊漂流记》。我,被它深深地震撼了。
主人公鲁滨逊怀着云游四海的高志远向,越过大西洋和太平洋,在惊心动魄的航海中历经无数险情,后来整条船在太平洋上不幸罹难,唯有他一人得以奇迹般地活下来,并只身来到一座荒无人烟的孤岛上。他从绝望的缝隙中得到了生命的启示,在孤岛上瞬间便几十年。他在孤岛上劳作生息,开拓荒地,圈养牲畜,生产水稻和小麦,年复一年与孤独为伴,克服了种种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他曾与野兽斗智,也曾与吃人肉的野人斗勇。最后他花费了数年的时间,无数的心血,在星期五的帮助下,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如愿以偿地回到了故乡。
掩卷沉思,我的脑海中一直回荡着鲁滨逊的一句话:“不管多么困难,也要有活下去的意志!”鲁滨逊的困境几乎每个人都曾经历:黑暗,饥饿,恐惧,孤独。读着他的故事,我不禁会想:如果我是他,会怎么样呢?
如果我是他,当船遇到风暴失事,我不可能像他那样用勇气去战胜重重困难,因为我没那个自信;如果我是他,当独自一人置身于荒岛之上,我不可能像他那样去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积极自救,因为我没那种能力;如果我是他,当看到野人用自己同类开宴会,我不可能像他那样勇敢地站出来,与他们搏斗,因为我没那份胆量。
我是一个六年级学生,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家庭,黑暗、饥饿,恐惧,孤独几乎不曾有过,生活中最大的困难、挫折大概就是来自于学习了。遇到难题,我略作思考不会解决,就向爸爸妈妈求助;考试砸了,我不善反思,只会一个劲儿哭鼻子。遇到困难和挫折,我总是缺少信心、勇气、能力去独自面对,更不用说去战胜它们了。
“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感谢被誉为“英国小说之父”的丹尼尔·笛福创作了这部小说,让我深受启发。我佩服鲁滨逊活下去的坚强意志,佩服鲁滨逊顽强不屈的斗志,佩服鲁滨逊永不放弃的精神。我想,我的人生也会跟随“鲁滨逊”扬帆起航,在人生的航海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会竭尽全力,迎难而上,和困难“决战到底”!
我的启示:坚强是一只小纸船,自由自在地漂泊在平静的海面上,巨浪掀起它也毫不畏惧,依然潇洒荡漾。自信也是坚强的一种,它代表着人身上的无限渴求和期望。它是一缕阳光,一旦照进了人的心扉就会无比温暖。人,总要学会坚强,战胜了开始的磨难,就会迎来未来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