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今天是:

网站登录

七月读书笔记(陆陈波)


作者:陆陈波 | 来源:原创  |  时间:2020年07月06日  |  点击数:   |  位于栏目:首页 >>教育科研>>读书笔记

  《中国教育史》是由孙培青教授主编的。这本书主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研究中国自古至今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发生、发展、演变的过程,总结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经验、教训及其特点,作出科学的评价,探求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运用辩证方法对教育历史作实事求是的评价,区分精华与糟粕。

  我认为这本书主要有四个观点 : 第一,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作为编写教材的指导思想,按各个社会形态的发展附段分章,把各时代各阶级的教育制度、教育思想都放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历史条件下进行考察,揭示其内在联系;第二,对教育思想的研究予以重视,通过对人物的分析介绍,来反映各历史时期教育思想的发展,以总结教育理论思维的经验;第三,对教育制度的研究,主要以人才的培养为中心,论述其方针政策、管理措施、教育内容和方法,以及经验与教训;对于选拔人才的制度,仅从其与教育发展存在的相互制约关系,略加论述,不作为重点,也不求其系统;第四,运用辨证法对教育历史作实事求是的评价,既不美化,也不丑化,以便古为今用,提供历史借鉴。

  《中国教育史》这本书写得特别的详细,内容丰富,逻辑清楚,结论客观,而且书下有注解,方便同学们的理解。并且它研究中国自古至今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的一系列过程,总结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经验、教训等等,我们通过这本书可以从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现在的教育提供了借鉴,对中国教育史的研究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我发现《中国教育史》这本书跟历史文化有很大的联系,个人观点认为我们不要僵化的服从,而是要辩证的看待事物,好的传统要继承,不好的方面就要去完善,这样才会成为更优秀的人。比如孔子的 “ 因材施教 ” 、“ 启发式教学 ” ,战国 “ 百家争鸣 ” 的现象,私学的发展等等都是我们现在教育应该推崇的,而另一些阻碍教育发展的就应该被抛弃,比如宋明理学灭人欲、八股制度等等。中国现在的教育制度也不是特别完善,应试教育占据主导地位,忽视学生的创造性及素质教育的培养,使高分低能的学生比比皆是,所以我们应该发挥优良传统,整顿教育中的瑕疵,让教育更加具有生命力,不停的健全和完善自己,让新时代的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

书.jpg7月.jpg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万绥小学 版权所有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孟河镇白兔路7号   苏ICP备1020150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