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教师有效沟通的艺术》有感
在之前阅读了教师要与三方建立好良好的沟通,分别是家长、同事、领导之间的有效沟通,最近我又阅读了《教师有效沟通的艺术》的最后一个章节,关于教师沟通技巧提高的策略。
师生之间的感情在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师生间的沟通足可以改变教育结果,理想的师生关系,离不开教师和学生的相互沟通。从某种意义来说,师生沟通中的非言语交流也许比言语交流更为重要。人们能够一时停止有声的说话,但却不能停止通过各种身体的态势有意无意地不断发出信息。没有丰富协调的体态语,就不可能有融洽亲密的师生关系,就不可能有高效率的师生沟通。好教师应懂得身教重于言教。
而我们作为教师,我们的语言不只是传递知识的工具,也是沟通师生关系、交流感情的纽带。为了适应师生沟通中的不同情景和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师除了要重视语言的表达内容外,还要重视语言表达的技巧。教师的口语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语言的表达、交流主要由口语来完成,因此教师口语的技巧关系这教育的质量。一句有魅力的语言能够打动学生的心灵,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粒石子能激起学生的思维和情趣。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作为教师,当与学生沟通时,应注重发挥口语表达的魅力与艺术。
当然,作为教师,我们在平常的教育教学中,除了运用有声音言语外,还需借助一些表情、手势、动作等无声语言的表达来补充有声语言的不足,传递特定的信息,以加深印象,从而受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这种借助身体动作来表达的信息系统称之为体态语,主要包括面部表情、眼神、手势、动作姿态和外表修饰等。在平常使用体态语言时要运用得体、自然大方、适度适宜、准确无误,才能达到和谐的美。
著名教育专家周一贯说过:“教师与学生课堂沟通的纽带和桥梁是师生之间互相倾听与对话,而关键在教师的耐心倾听。”教师的“倾听”是教师对学生生命存在的关注。倾听是一项技巧,是一种修养,甚至是一门艺术。倾听的内涵意味着要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关注学生。让他们发出自己的声音,表达出自己内心真正的想法,只有心里有学生,才能做到真正倾听。
读到这里,这本书我就已经读完了,对于我作为一名新教师来说,深刻的体会到了沟通所蕴含的深刻的哲理和艺术,让我明白人际沟通犹如呼吸,它是生命的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