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今天是:

网站登录

一月读书笔记(郑黎燕)


作者:郑黎燕 | 来源:原创  |  时间:2020年01月07日  |  点击数:   |  位于栏目:首页 >>教育科研>>读书笔记

  在全民“学习强国”的时代下,网络阅读成了新时尚。上周用“学习强国”的点点通兑换了一张图书券,因为本学期和学生一起学习与鲁迅有关的一个单元内容,自己感觉对鲁迅先生知之甚少,急需充电,于是我便网购了一本《鲁迅的青年时代》。

  《鲁迅的青年时代》是鲁迅先生的二弟周作人先生所作。周作人,除却是鲁迅先生的二弟这一身份,其实他还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百科全书式的人物,是最了解鲁迅的人之一。

  《鲁迅的青年时代》为鲁迅去世二十周年时,知堂应报刊之邀所写纪念文字的结集,是继《鲁迅的故家》《鲁迅小说里的人物》之后又一种关于鲁迅的著作。其在前者的基础上,补充了新的事实,且更为系统地介绍了鲁迅早年生活情状、学问兴趣所在、思想形成根基等。有别于当时诸多片面化、概念化的神化鲁迅之作,知堂尤为强调的是鲁迅作为“人”的一面,如《鲁迅的笑》《鲁迅与弟兄》各篇,让我们看到了“横眉怒目”而外“和蔼可亲”的鲁迅。

  《鲁迅的青年时代》是一本关于鲁迅先生文学修养的回顾和总结,它集中描述了鲁迅前三十年的人生经历和文学思考,尤其是其青年时期的学习情况,这些被周作人统称为:文学创作的“始基”。在这一阶段中,鲁迅求学态度的转变过程也就是其文学创作从稚嫩渐趋于成熟的过程。

  《鲁迅的青年时代》中,周作人的立场十分明确,即:“把鲁迅当成‘人’而不是‘神’去看待,再去看他的文学,才能真正理解。””而这也是理解鲁迅文学作品意向的先决条件。在表现手法上,《鲁迅的青年时代》通篇平淡朴实,不仅回顾了鲁迅青年时期许多罕见的求学趣事,许多生活场景的描写,也让世人看到鲁迅在《朝花夕拾》之外的生活里,除了“严厉可畏”,还是有“特别和善”的那一面的。

  轻轻掩上书本,结合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几篇课文——《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有的人》,从鲁迅的文章中,从鲁迅侄女的描述中,从臧克家对鲁迅先生的评价中,我从多个角度了解了鲁迅先生,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他甘愿“俯下身子给人们当牛马”,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万绥小学 版权所有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孟河镇白兔路7号   苏ICP备1020150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