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音乐的欣赏教学》读书笔记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是听觉的艺术,小学音乐课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听音乐的能力,所以音乐欣赏成为了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然我们在教学中常常发现,上好欣赏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王晓琴老师针对欣赏课教学中容易出现的问题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他从四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一、关注单元主题,优化欣赏教学内容
王老师指出,欣赏课的内容一般会依据单元情景选曲,并与单元学习内容相结合。所以教师一定要明确各单元中的人文主题,并合理拓展相关教学资源,进行教学内容的重组。在课堂导入时,让学生先感受音乐之美,在拓展部分,增强学生参与意识,这样才能真正带给学生更多美好难忘的音乐体验。
二、明确欣赏课型,突出欣赏教学重点
小学的音乐欣赏课可分为需要精听和需要了解两种类型,这两种类型的欣赏课在教学重点和处理方式上是有区别的。需要精听的乐曲,教师要能以问题为引导,采取整体和片断聆听相结合的欣赏方式,反复强化乐曲主题,全面分析乐曲结构,让学生充分感受音乐的表现力。而以了解为主的欣赏曲目,则要用泛听的方式,教师给予丰富的欣赏作品信息量,让学生积累音乐欣赏经验。
三、找准赏析目标,设计欣赏教学环节
根据欣赏内容的不同,教学目标也要有所侧重。1、导入欣赏(导入设计要简介明了,富有趣味性和情感性)2、整体欣赏(要在欣赏前布置初听的目标,以问题为导向,步步深入)3、分段欣赏(用于精听乐曲,有助于提升学生对音乐作品的赏析能力)4、综合欣赏(把前期欣赏时获得的感性和理性知识有机结合、梳理阐述,深入领会作品内涵)
四、遵循认知规律,科学选用欣赏教学方法
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科学选用教学方法。常用的方法有:1、讲述法2、观摩法3、演示法4、熟悉主题法5、律动法6、比较法7、图式结构分析法8、辅助法
总之,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不断钻研教材,了解不同音乐作品的内容与特点,以学生的认知能力为基础,灵活运用丰富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欣赏课的教学质量,让学生真正感悟音乐的魅力,提升审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