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今天是:

网站登录

万绥小学校本培训之微型课题研究交流会


作者:于清波 | 来源:原创  |  时间:2019年12月10日  |  点击数:   |  位于栏目:首页 >>教育科研>>新闻剪影

万绥小学校本培训之微型课题研究交流会

2019129日下午,万绥小学全体教师来到阶梯教室,参加新一期校本培训——微型课题研究交流会。语文组的全梦寒老师、数学组的周爱英老师、英语组的潘林燕老师以及综合组的谭辉老师在本次交流会中,向老师们分享了他们在微型课题研究中的心得。

全梦寒老师围绕《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教学实践研究》从“基于校本课程发展的需要、基于部编版教材的教学现状、基于教师专业成长发展需要、基于学生继承传统文化的需要”的研究背景出发,介绍了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寓言成语的学习,掌握了学习方法,积累了很多成语,并知道如何使用,会用寓言故事来劝诫自己和他人。这样的教学模式是否适用于所有的寓言成语的教学,在接下来还会通过更多教学案例的研究和教学实践来验证。

周爱英老师的《智能交互技术促进小学生运算能力提升的研究》,从智能交互技术优化练习形式,控制一定的训练量,培养学生一定的数感在智能交互技术的具象中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减轻学生学习障碍利用智能交互技术,多种形式加强练习,使学生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几方面为研究切入点。旨在教学中精心培养,正确引导,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充分展开,从而让学生的计算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潘林燕老师在《小学英语学科中智能交互技术的应用研究》中提出:智能交互技术弥补了PPT课件先天的线性播放特征的局限性,更大程度上促进了课堂互动性,进而促进了学生的英语学科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及各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增加了课堂趣味性,师生互动性更强。

谭辉老师的《智能交互技术促进小学生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提升的研究》,切入点小,可操作性强,足于小学美术课堂的教学实践,以我校及周边学校的常规美术课堂为基础,着力于发现智能交互技术在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借助智能交互技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提高美术课堂的容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美术学习积极性,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美术学习过程之中,更好地实现课堂的开放性、共享性和互动性,从而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

最后,蒋校长对老师们的研究成果给予了肯定,希望大家在今后的交流中能挖掘出更多的亮点与大家分享。(撰稿:于清波  摄影/审核:郑娟玲)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万绥小学 版权所有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孟河镇白兔路7号   苏ICP备1020150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