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实验教学的内容选择》读后感
小学数学实验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以具体的教学内容为载体,因此,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从书中发现小学数学实验,可以拆开看作是“小学”+“数学”+“实验”三个维度,其中“小学”是指小数数学实验首先是小学生学习的、做的实验,那么选择的内容就需要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这是一切的基础;“数学”是指内容需符合义务教育阶段的内容标准和教学要求;;“实验”即是选择的内容需根据实验的概念实质和基本特征符合数学实验的内涵和外延,更需要具有科学实验的一般特点。
一年级的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天真活泼,正处于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逐渐发展的年龄阶段,因此,小学数学实验内容的选择应该是学生感兴趣的、愿意动手操作的、能接受并有所收获的,但不能是轻轻松松、简简单单没有一点挑战就能学会的,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收获满足感,提高孩子们的自信心。
为了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实验教学的内容就需要具有一定的趣味化。这就需要从三个方面去思考。首先,内容应该贴近孩子的生活实际,可以是学生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现象和问题。例如一年级上册的比一比,比轻重、比高矮、比长短,从这个过程中体会比较轻重、高矮、长短的方法,建立初步的观念。
其次,内容应该具有更多的动手因素,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数学实验主要环节就是动手操作,而好动又正好是一年级学生的天性,他们目前正处于好动好问的阶段,喜欢从动手中理解和创造数学,每经历一次实验都可以让学生积累一定的操作经验。
最后,选择的内容应该能拓展学生的视野。学生具有无限的发展可能,在班级授课制的情况下,小小的座位可能会成为限制学生喜欢数学、发散思维的一个主要因素,我们应该给学生更多的发展舞台,在课堂40分钟的基础上进行有效拓展,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教室、走向生活,让学生们用他们善于发现的眼睛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