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今天是:

网站登录

九月读书笔记(谭辉)


作者:谭辉 | 来源:原创  |  时间:2019年09月30日  |  点击数:   |  位于栏目:首页 >>教育科研>>读书笔记

  最近读了刘家访先生主编的《课堂管理的65条建议》,感觉从中受益颇深。最重要的是这本书让我明白了面对错综复杂的课堂情境,如何进行课堂教学和管理,如何处理课堂上出现的各种突发性问题,如何成为一个让学生尊重的有权威的教师等等。书中所提出的有益建议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教师做好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方面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这本书共从五个方面来讲述课堂管理的方法。分别是课堂环境的调控、课堂规则的制定与执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课堂问题行为的预防和课堂问题行为的纠正。书中用一个个真实生动的事例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去处理班级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让读者很容易理解与操作。

  细细品读本书会让人爱不释手。因为它真真正正地解决了一些我在教学中遇到的困惑。作为术科老师,有些学生在课堂上会异常兴奋,还有的班学生课堂秩序混乱,经常是一节40分钟的课要花去十多分钟来组织纪律,有个别学生特别调皮捣蛋,唱反调,屡教不改,令人十分气愤与苦恼。虽然我知道那是老师的责任,但是我又不知道应该如何去解决。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了解到这种现象叫做“涟漪现象”。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杰考白库宁提出的。定义为:一群人看到有人破坏规则,而未见对这种行为的及时处理,就会模仿破坏规则的行为。如果破坏规则的人是人群中的领导者,那么波及的效应就更加的严重。大多数学生都在模仿一个学生的形为,而且整天围着他转。甚至在上课的时候,大部分学生都听他的“领导”,跟老师对抗,班级纪律极差,成绩滑落迅速。我一直都不知道应该如何解决这样类似的问题,这本书真是及时雨,让我学到了很多解决问题的方法。当课堂中出现不良行为时,可以通过涟漪效应避免今后发生同样或类似行为问题。教师应对有行为问题的学生做出明确的辨认,而且清楚他们哪些地方错了,应该怎么做,而不是对问题形为给予简单的惩罚。书中提到了教师所应关注的三种形为:一是目击者形为,即教师自己亲自看到的学生的问题行为。目击者与有效行为管理直接相关,因为教师目击到学生的问题行为并加以纠正,会使学生减少问题行为的发生。二是复合形为,即教师在特定时间内能注意到多个问题、活动和群体的行为。能在同一时间注意到不止一个问题或活动的教师,在课堂行为管理中会更加有效。三是群体聚焦行为,即教师将目光聚焦在群体而不是某一个学生个体身上的行为。这样教师在促进学生目标指向的行为和预防学生问题行为方面会更加成功。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认为,教师要做好课堂管理工作,首先应当形成合力的理念,即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师生集中时间与精力于教学,以帮助学生获得成功;其次,在课堂管理中,教师应该以预防为主,即避免产生而不是不断地去解决问题;再次,当课堂中出现问题时,教师应当以积极的心态,通过建立合作的师生关系,进而促使问题解决;最后,希望每一个课堂管理者都能够在注意细节的同时,从大处着眼,统筹课堂要素,最终形成正面的、积极的课堂,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万绥小学 版权所有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孟河镇白兔路7号   苏ICP备1020150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