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材的专业化解读》读书心得
九月份我认真阅读江苏省小学特级教师潘小福编写的《小学数学教材的专业化解读》,从中第一次读到好多的新鲜词从以下几方面的谈谈我的收获:
一、认真学习概念
什么是小学数学教材的专业化解读?所谓专业化:一是小学数学有其自身的体系结构;二是教学内容都蕴涵着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三是小学生的思维有着独有的特点和规律.具体地,专业化的教材解读要读出以下内容:首先,读出教材内容是什么—理解内涵与品质;其次,读出教学内容为什么—沟通学生经验世界;接着,读出教材内容想什么—凸显学习思维方式;最后,读出教材有什么—形成完整分析意识。
二、把握解读的三个视角
小学数学教材解读的专业化视角,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展开:
第一,从知识的角度,在高观点指导下,解读小学数学教学内容,更好地把握其数学实质。1、基于初等数学体系,把握教学内容的内涵实质。2、基于数学史,把握教学内容的发展与完善的过程。3、基于数学教育史,把握数学教育演化的过程。
第二,从思维的角度,挖掘教材在知识展开过程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思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运用的思维方式。1、理解教材知识的呈现形式,把握内含的数学思想方法。2、理解学生学习的思维路径,把握学生的思维方式。
第三,从编排的角度,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更好地把握年段教学目标,突出教学的重难点。1、理解教材的编排特点,把握教学要求。2、梳理教材的编排体系,把握年段目标和重点。
三、结合图形与几何领域教材谈谈自己的观点
针对图形与几何领域在小学教材中的分布,我结合这本书及手中的教材认真加以整理,熟悉教材的分布于每册教材中的知识要点,做好这方面的教材解读工作,对于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及对课题的研究工作发挥有力的作用。在图形与几何领域的教材解读中要联系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抽象出基本图形,有利于激活学生头脑中认知经验,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例如:六年级圆的认识的教学,例题所呈现的生活图形就让让学生在生活中感知圆的特点,由圆形的物体抽象出圆的图形,从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同时从直观层次提升至数学思考层次,帮助学生对圆的基本特征的感悟。
其次,在图形与几何领域的教材解读中要在操作中抽象出图形的基本特征,帮助学生由外而内,由表及里顺利突破对新知识重难点的理解,在操作中一步步感悟其本质特征,形成数学推理思想。例如:在四年级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教学中,通过利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出长方形的过程中,学生会在活动中逐步发现小正方形的个数与长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从摆中观察发现数据之间的初步关系,再通过验证不同的长方形之间长和宽与面积之间的关系,进而得出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利用板书与线条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顺利掌握数学知识在有效的活动中,探索并发现面积公式,学生经历从简单到复杂,不断提升应用公式的能力,这样学生学得轻松愉悦并且掌握牢固。
总之,对教材的钻研,我们教师要做一个明白人,一定要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自己细细研读,读出其中的学问。使我们的课堂因“用好、用活教材”而活力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