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今天是:

网站登录

九月读书笔记(朱玲)


作者:朱玲 | 来源:原创  |  时间:2019年09月27日  |  点击数:   |  位于栏目:首页 >>教育科研>>读书笔记

  曹爱卫老师是统编教材一年级上册、二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的编写人员,她经历了统编教材的试用和正式使用,积累了大量的实践案例。在这种前提下诞生的《低年级语文这样教》,对低年级教师来说很具实践指导性。这本书围绕统编教材一二年级语文教学,从“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写话”、“快乐读书吧、和大人一起读”这五辑展开论述,在对统编教材的文本教学解读准确性、合理性方面,以及教学活动设计的适切性、有效性方面,为一线低年级语文老师提供了很好的教学思路和方法。

  统观整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智·趣”二字,曹老师倡导“走进‘智·趣’识字写字课堂”, “走进‘智·趣’阅读课堂”,虽然后面的口语交际、写话、读书吧环节,没有明确这么定义,但仔细品读,其实她所提倡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也都源于此。

  “智”在书中指面对不同文本,面对不同学生,需要教师智慧地教。结合自己的实际,在这我想把这种“智慧”归结为以下几方面:

  一、用智慧的预设引领课堂

  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蓝图。一堂好课的教学设计往往凝聚了教师诸多的心血和智慧。一句过渡语的锤炼、一个语言训练点的挖掘等,都倾注了生命的灵性。而这设计过程就是对我们智慧的考验,能否合理选择教学内容?能否准确定位教学目标?能否有能针对性地制定教学策略?都决定这一堂课的效果。就识字写字来说吧,在部编版,生字主要以三种渠道呈现:识字单元的集中识字,课文单元的随文识字,语文园地“识字加油站”里的板块识字。动辄每课十几个的生字量,对于一年级孩子来说,任务是艰巨的,内容上必须有所取舍,有所侧重,哪个该重点教,哪个可以简略教,考量标准是什么?(受曹老师的启发,我总结出了以下几条:1、生字是否带有新偏旁2、生字与文本联系是否密切3、生字是否存在识写障碍。取舍有度,详略得宜,教学才高效。

  二、用智慧的语言丰润课堂

  人们常说名家的课堂教学难以模仿,最难模仿的是他们字字珠玑的点评艺术。年轻老师常常感叹,上课最不自信的就是对学生的点评,常常在学生答题完毕后,脑中还没想好恰如其分的评价语。的确,课堂点评就难在它的即时性,它需要教师有深厚的语言功底和快速的反应能力。一个充满智慧的教师,往往能够随时把握学情进行精彩的点评。有时点石成金,充满激励性;有时巧妙点拨,体现启发性;有时以情激情,充满情感性;有时机智迭出,充满诙谐幽默……可以说,教师适时、适度的点评,是师生心灵的对话,是思维火花的碰撞,也是更高层次的智慧引领。我们应该开发出充满智慧、富有特色的评价语,让学生在身心愉悦的同时,又能得到收获和启示。

  三、用课堂的生成催生智慧

  反思我们以前的课堂教学,难免有这样的无意识行为:上课成了教师执行教案的过程,我们常常以为课堂上最理想的进程就是顺利地完成预定的教案。尤其在公开课上,我们期望的是学生按教案设想做出回答,否则的话就千方百计的引导直至学生说出预定答案,我们期望的是学生别“节外生枝”。这真的好吗?其实,真正的精彩是无法预约的,语文课堂中再完美的预设也无法阻挡意外的生成。比如我们无法在课前知道这一节课上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是高涨还是低落、不知道他们的注意力是集中还是涣散,同时我们也无法预设他们将采用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合作学习的质量如何,更无法知道这些满脑子装着奇思异想的家伙们会提出怎样稀奇古怪的问题,会有什么错误的回答等等,这些都是教学过程中动态的生成,同时也是极为珍贵的课堂资源。优秀的教师都是善于捕捉的,能变课堂意外为新智慧的切入点。

  如果说以上讲到的“智”还是所有年段教师都必须具备的素养的话,那下面讲的“趣”就似乎就更偏向于低年级教学了。在我的理解下,趣便是“情趣”、“兴趣”。

  低年级孩子,有意注意的时长有限,学习意志力尚不足。唯有创设有情趣的教学,才能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他们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享受学习的愉悦,提高学习的效率。

IMG_0262.JPG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万绥小学 版权所有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孟河镇白兔路7号   苏ICP备1020150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