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今天是:

网站登录

三月读书笔记(朱玲)


作者:朱玲 | 来源:原创  |  时间:2019年06月21日  |  点击数:   |  位于栏目:首页 >>教育科研>>读书笔记

  成语是一个民族的语汇珍品,承载着千百年来浓缩了的历史文化。现在通用的成语多出自先秦文学作品中,或为原句,或由其中文句演变而成。经籍、中华传统文化中古老的神话和寓言都是成语的重要源头。随着中华文化的发展,先秦典籍的传诵、古老寓言神话的流传,一些记载古人生活经验、人生经历,借以反映当时个人修养、社会风气、家事国事等等生活中方方面面的情况的文句为后人所注意并引以为借鉴,逐渐形成“四字格”成语结构形式,使成语具有固有性和意义内容的整体性。

  1、成语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成语作为中华几千年文化之结晶,其中更是折射出了丰富多彩的美学内涵,成语世界无疑是一个充斥着真善美的五光十色的审美长廊,成语既有具体可感的优美悦耳悦目的外形,又有真善美统一的“美”的内容,在吟咏、研习中能激起学生无限的美的遐想、陶冶、感悟,成语教学的过程无疑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升学生审美品位的重要途径,使学生从成语中感受到美的情感脉搏,美的文化律动,怡情养性,提升审美情趣。

  2、成语可以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成语既然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定型化的词语,且有相当一部分来自“经传”,决定了成语必然浸淫着几千年历史的仆仆风尘,那它必然和文言文密不可分,中小学文言文教学所涉及的主要实词、虚词、词类活用、文言特殊句式等语言要点在成语中都有所体现,以成语作为例句解释,归纳文言知识点,言简意赅,易懂易记,印象深刻,教学效果非常好。

  3、成语是写作活动的得力助手

  写作活动是中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也是常常令学生头痛的学习活动,而成语的巧妙参与,令作文写作柳暗花明,锦上添花,成语具有无可比拟的厚重的民族文化内涵,可滋养学生内心的文化之树,根深叶茂,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作文文化资源,成语中的思想光华,可浸渍、涵养起学生深邃、透彻、圆融的思维特点,使其流淌出来的文章富思辨色彩,进行成语教学,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在兴趣盎然中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加深对汉语语法的理解,从而运用所掌握的语法规律,来解决读写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提高学生的读写的能力。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万绥小学 版权所有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孟河镇白兔路7号   苏ICP备1020150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