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发现随着教学时间越长,自己的教学能力越需要提高,所以有了空闲时间我就找来了一本《小学数学教材的专业化解读》来提升自我。
这本书主要分为四大块内容,每一个内容都让我对教材有了更深的理解。
第一个板块:整本书的总领,也让我明白了教材专业化解读的重要性。专业化教材解读有两个基本意义:一是如何在教学中很好地体现数学思维,从而帮助学生“初步地体会数学的思维方法”;二是教学工作应立足于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思维活动的深入了解。向这样的专业化教学靠拢,主要也要做到两个各方面,第一通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的完善,让课堂成为“智慧课堂”。第二是由“经验型教学”转向“理论指导下的自觉实践”,由“单纯教学型”转向“教学与研究并重”,让教师成长为“智慧型教师”。要做到解读专业化教材,要解读教材内容“是什么、为什么、想什么、有什么”,基于此能更直观地把握教材,进行更好的教育。
第二板块:这一板块的内容针对六个年纪的内容进行了分册整理。让我能够直观统筹地理解和把握眼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二年级下册共安排了8个单元以及两个“综合与实践”,其中8个单元分涉及“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几个领域。二年级下册的几个单元编排和具体类别涉及到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的,本书都给出了具体的表格,一目了然。同时还在每;一个领域下面讲解了这一册书在这一领域当中大致是怎么编排教程的;以及课程重点,实质内涵;还联系书本讲解了学习难点,精确到书本的哪一题,例如在第六单元,例7是教学隔位退位,由于隔位退位定义较为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因此举了实际的例题“204-108”为例展开讲解;还讲解了典型例题和课程整合。这一板块的内容帮助我大致梳理了一册书的大体结构,重难点,也帮助我理解了书的教学内容和重点,让我能够实际上开始尝试“纵观式教学”而不是“讲到哪里教到哪里”。
第三板块:主要就是基于“板块、单元、练习、课时”进行了案例教学。这一板块主要就是实际案例的高位引领,让我们切实体会到一趟高质量的课堂是怎样逐步形成的。其中有一个小细节吸引了我,很多案例前面都有一小句话是阶段目标,先说阶段目标再根据目标确定讲解方法,是个非常值得学习的方法。
第四板块:答题解惑。印象最深的是口算从高位算起还是从低位算起。我回忆自己一直以来的口算方法,尤其是加减法,确实是习惯从低位算起的,但是阅读了这本书之后,我也进行了新的尝试,尝试从高位进行口算,效果也确实不错。而且我个人认为口算教学还要更多地与估算想结合。所以在今年的二年级两三位数的加减法中,我让学生先用估一估的方法估出大概的范围,然后再进行精确的口算,最后再一次与估算相结合,看看是否正确,这样一来大大地提高了计算的正确率。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我们应该及时给自己充充电,让自己的教学跟上时代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