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我就不是个乐观主义者,身边的大事小情,在我略带忧郁的目光审视下,多少都带着点悲观主义色彩。也因此,在别人眼中还不算差劲的我,对自己总是缺乏自信。
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接触人群的多样,我慢慢学会了选择——选择与乐观开朗的熟人相处,选择与充满善意的陌生人交谈,选择能带给自己正能量的书去读……
最近整理书柜,无意中看到了韩冬红的《会传染的快乐》。被它吸引其实有两个原因:其一,书名很吸引人,“快乐”是我一直以来心之向往、努力追求的;其二,这本书是一位来学校代课一年的年轻老师离校时赠送给我的,她认为此书值得一读,看到这本书,我便能忆起与这位性格开朗的年轻老师相处的快乐。
全书共52篇散文,呈现了作者韩冬红的生活体验和感受,以及她直面人生的疼痛和社会的阴影。一个作家,能遵从自己的良知,勇于袒露自己的内心,是十分不易的。韩冬红的散文有一种撼人心魄的力量,因为它直率而真实,不去有意粉饰或者美化什么,不去刻意回避或者遮盖什么。
韩冬红提到了单位办公楼东面的洼地,因为夏天的一场暴雨,使谷子、棉花等农作物的丰收全都化成了泡影,好在种这块地的人不指望庄稼吃饭,可令人想不到的是第二年这片洼地又被人打理得井然有序,于是她想到了两个词:放下,随缘。
作为老师,我认为有时也要做到“放下,随缘”。
两年前接手一个新班级,班里的孩子大多学习努力,态度端正,但是班级整体语感较差,朗读水平不高。当时心里“咯噔”一下,感觉情况不妙,教得吃力。于是,我课前要求孩子们预习时大声朗读课文,课堂上经常范读课文和指导朗读,课后引导学生多阅读课外书籍增强语感。经过不断努力,学生的朗读水平有了一些进步,但离我的目标还有一段距离。我一直苦恼为何同样的方式方法,这班学生的语感和朗读水平始终达不到原来学生的水平。百思不得其解的我,今日终于明白,学生不同,能力也有差异,客观面对现实,努力就好,不须烦恼。如此一想,我工作的心态也好了起来。
而继“放下”之后,“随缘”的结果也不太差——我们班孩子在区整班朗读比赛中挤进一等奖之列,在校整班写字比赛中也稍显优势。并不是所有播种都有收获,流下了播种与管理的汗水,至于收成,就随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