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今天是:

网站登录

十一月教学反思(朱玲)


作者:朱玲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18年11月27日  |  点击数:   |  位于栏目: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研究

       时间过的真快,转眼间,十一月份在紧张有序中又过去了。作为一名教师,我对于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不敢有半点懈怠。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前提,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较好地完成了这一月的教学任务。下面将我的教学工作做如下总结:
      1、常规教学有条不紊。上课前学生会准备了,知道将书本笔放在桌子左上角,下课知道先整理书本再出去。课堂注意力集中了,回答问题知道先规范举手,经老师允许后回答。不再有随便说话,站起来喊“我我”的现象了。就我而言,我特别注重课堂上的过程性评价:“请注意读书的正确姿势”“你的声音真美”“你的回答太精彩了”……简短的评价,更让学生满心欢喜,积极思考。在生生、师生不断互动中,学生学习的兴趣日渐浓厚,学习常规不断进步。
      2、平静对待差异,面向全体学生。基于学生学前教育的起点不同,学生学习的能力差异是肯定存在的。为了减小差异,在课堂上我的提问任务驱动不同,是有不同梯度的。我经常针对学生各自特点,请相对应的学生回答问题。我班的一位小朋友,由于身体原因,学习的速度比一般同学慢一点,作业不能及时完成。可是他爱识字,针对他这种情况,我在课堂上特别关注他,多给他展示的机会,经常督促他,并及时鼓励他。一个月教学,感觉他有了明显的进步。这归根于学生感觉到了我对他的关心。对待学生的作业,我进行了分层布置,避免了学生学习时的茫然。评价作业时,我尽可能的进行面批,这样能更好的掌握学生运用知识的情况,也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每个人相同的关爱。
       从我的课堂教学中感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才能使课堂获得双赢:
       一,应该让学生觉得极富“激情”。教师要有激情,然后才能去感染孩子,从而使孩子的情绪与思维调节到最佳状态,是语文课激情四射,每个孩子都能从情感深处去理解文本。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过每一段“燃烧的岁月”!
      二,教学活动中要注重置师生于课文、作者、情景之中,也就是“溶情”,情感教育始终是语文课堂中一以贯之的?。“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
      三,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以前的传统语文课堂,学生只是“麻木”的倾听者,谈不上和谁去“交流”。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孩子只有在交流中才能学会沟通,学会筛选,学会总结,学会评价,从而能使知识通过孩子的大脑重新整合,使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再有就是孩子们的智慧是无穷的,如果能够将他们引领到恰当的地方,他们的回答会让我惊叹。
      在教师这条路上,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相信不断探索,及时反思,经过努力,我一定能成为孩子喜爱家长认可的合格教师。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万绥小学 版权所有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孟河镇白兔路7号   苏ICP备1020150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