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由于学校工作需要我担任了三年级下半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在蒋校长的指导与帮助下,从刚开始的一筹莫展到如今能独立熟练地进行语文教学工作,近一个月下来,收获良多。由于之前一直进行的是美术教学工作,接手语文教学工作后发现,语文课堂不仅可以锻炼自己在美术课堂中所欠缺的语言组织能力,而且美术教学中的一些难题还可以借鉴语文学科的教学方法解决。
在美术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当教师让学生临摹教材中的范图或者教师自己创作的范画时,学生们都临摹得绘声绘色,一旦老师让学生自己去想象,自主创作时,总有相当数量的学生抓耳挠腮,咬笔头、瞪眼睛,就是无从下笔。相比于这部分同学的一筹莫展,有些同学提笔就画,可再仔细看看作业呈现出来的效果,却让人大失所望:这几位同学的作业就是由几根简单线条组成的,那几位同学的涂色随意、马虎,完全是敷衍了事。细细分析,这种现象缘于教师在教学中,比较侧重学生绘画技能的传授,忽视了学生获取和积累绘画素材的途径。《美术新课程标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注重实践性,更注重生活与艺术的联系。根据美术学科的特点,我想到了语文中的作文教学,老师通过让学生写日记来积累素材、让学生在写作时做到了下笔如有神的经验。美术不是也可以这样让学生获得绘画素材吗?
画日记就是运用绘画的形式记日记。通过绘画将有意义的人或事物生动形象地再现出来,抽象概括地表达出来。我认为:画日记可以提高学生观察感受生活的能力,丰富他们认识、挖掘生活中美的技能。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尝试:
一、循序渐进 培养习惯
对于小学生来讲,开始学习画日记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以帮助他们明确目的,树立信心。首先,要指导学生细致地观察周围的事物,认真地体味生活。这样,才能使学生有感而发,捕捉到生活中有意义、新颖的、有美感的素材。其次,要指导学生认真立意、构思,在构思的同时着手进行小构图探索。对一个主题可以多画几个变体构图练习,再从中选择最佳的构图,进一步处理好人与人、人与景物的关系。
二、深入生活 拓宽视野
随着学生形象记忆、默写能力和绘画技巧不断提高,应该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让学生更广泛地接触生活,观察生活,反映生活。让他们多从生活中找素材,找灵感,仔细观察,多画速写。在此基础上画出的“日记”内容肯定格外生动、丰富,也更有生活气息。
三、切磋交流 激励提高
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可以尝试办绘画日记展览,这也是帮助学生不断提高绘画日记水平的一种好形式。既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学习成绩的机会,也为他们开辟切磋、交流、互相学习的园地。
绘画日记的训练,可以推动着学生天天练笔,不断思考,不断创造。日积月累,潜移默化中,逐步提高学生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