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玉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稿)
教学目标:
1.学会课文中的8个生字,认识绿线中2个生字。理解“内涵”“玉琢冰雕”“数世同堂”“生生不息”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
3.通过对第三自然段的品读,感受作者是如何表现广玉兰的外在美和内涵美的,逐步学习从不同的角度来发现事物的美。
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看老师写课题:广玉兰 读题。
2.你见过广玉兰吗?给大家说说。
学生结合有关资料介绍自己见过的广玉兰。
第二板块:读通感知,学字理脉
1.文章是怎样具体描绘广玉兰的呢?生自读课文。
要求:(1)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思考:广玉兰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字词:荡漾 内涵 绽放 花蕊
婴儿 圆茎 铁锈 皎洁
玉琢冰雕 数世同堂 生生不息
(2)指名分行读,注意正音。
易读错的字:绽 蕊 后鼻音的字:婴 茎 多音字:数世同堂的数
(3)词语意思,学生自主质疑,师生答疑。
玉琢冰雕:琢,雕琢,雕刻。用玉石或冰凌雕刻成的,形容明净美丽,一尘不染。
拓展:晶莹剔透,粉雕玉琢。
数世同堂:几代人住在一起。
生生不息:不断地生长、繁殖。
课文里的“数世同堂”“生生不息”又表示什么?待会儿读课文的时候我们再细细体会。
3.重点句段朗读指导。
(1)我无法用文字准确形容那花瓣的色彩,说它纯白吧,又似乎有一种淡淡的青绿色渗透出来;我也无法用文字准确形容那花瓣的质感,说它玉琢冰雕吧,它又显得那样柔韧而有弹性。
(2)先前热热闹闹开过的广玉兰花呢,花瓣虽然凋谢了,花蕊却依然挺立枝头,已长成近两寸长的圆茎。圆茎上面缀满了像细珠似的紫红色的小颗粒,这就是孕育着新生命的种子。
4.浏览课文,理清脉络。
(1)广玉兰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用几个词语或一句话说说。
(2)浏览课文,思考: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具体描绘广玉兰的呢?
5.你最喜欢哪一自然段的描写呢?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简要说说喜欢的理由。
第三板块:阅读品味,感悟语言
1.出示第三自然段,提问:“数世同堂”是几代人住在一起。对于一株广玉兰来说,这里的“几代”是指什么?(板书:含羞待放、刚刚绽放、盛开着的、开过的)
小结:这就是广玉兰的不同形态。
2.在同一棵树上,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不同形态?
(板书:“有早有迟”、“各种形态”)
3.中间的2—6句具体地描绘了花开的各种形态,好好读读课文,把你最喜爱的一种介绍给大家。
4.学生汇报,相机出示不同形态广玉兰的图片,指导品味语言文字,有感情地朗读,用心感受这旺盛的生命力。
(1)含羞待放:抓住“碧绿”“鲜嫩可爱”体会花苞的充满期待、充满活力。指名反复读,读出对花苞的喜爱。
(2)刚刚绽放:抓住“迫不及待”体会花朵的香味诱人。反复读,读出蜜蜂的急切心情。
(3)盛开着的: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到的广玉兰盛开时的娇嫩以及蓬勃的生命力。你见过的婴儿是什么样的?你看了有什么想法?读出喜爱。
(4)开过的:通过“依然挺立”“缀满”体会花蕊的坚强,种子的多,感受到开过的花朵成熟的美、无私奉献的美。因为有了它,广玉兰才生生不息。
5.小结:读着读着,我的眼前不仅看到了一朵朵不同形态的花,还仿佛看到了一个个人,有纯真可爱的婴儿,有活泼美丽的少女,有成熟稳重的父辈。难怪,最后,作者情不自禁地说——远远看上去,……(引读最后一句)(出示图:各种形态的花)你看,这些在不同时间开放的不同形态的花朵,多像一个大家族里的几代人生活在一起,其乐融融,美满幸福呀!
6.让我们用朗读再次展现广玉兰的纯洁美丽以及旺盛的生命力,齐读。
第四板块:练习背诵,积累语言
1.真想让这幽香与纯洁的广玉兰花永远开在我们的心里,让我们来试着背一背吧!对于这段文字,你有什么好的背诵方法吗?
2.引导学生结合板书,扣住关键的提示性词句背诵:在这个自然段中,作者先总的概括了——,接着2—6句近距离描绘了花的各种美好姿态——。最后一句和开头一句正好互相照应,写远观广玉兰而产生的奇妙联想:远远看上去——
3.看着屏幕上的提示,师生尝试一起背诵这一自然段。
第五板块:拓展延伸,运用语言
1.现在你对广玉兰有什么新的认识了吗?
学生自由发言后,师梳理小结:广玉兰的确美,不仅外表甜美纯洁,而且洋溢着旺盛的生命力。她既有外在美,又有——,用我们课文中的词语来说,就是“内涵”美。难怪作者在文章结尾情不自禁地说——(引读课文最后一段)下节课,我们将继续阅读课文,进一步感受广玉兰的幽香与纯洁,以及无比旺盛的生命力。
在我们的大自然中,还有很多植物,只要细心观察,你也会发现它们的内涵美。你能发现这些景物的内涵美吗?用上“我爱……,更爱……”说一说。
(依次出示相关图片,包括:荷花、翠竹)
《广玉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二稿) 教学目标: 1.学会课文中的8个生字,认识绿线中2个生字。理解“内涵”“玉琢冰雕”“数世同堂”“生生不息”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 3.学习第1-3自然段,感受作者是如何表现广玉兰的外在美和内涵美的,逐步学习从不同的角度来发现事物的美。 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看老师写课题:广玉兰 读题。 2.你对广玉兰有哪些了解?给大家说说。 学生结合有关资料介绍自己见过的广玉兰。 相机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中的“原来,在林荫道两旁,有许多开着白色花朵的高大树木,那一阵阵幽香就是从这儿散发出来的。”齐读。 3.为什么选择广玉兰作为常州市的市树呢?希望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大家能够找到答案! 第二板块:检查预习,读通感知 1.检查预习情况。 (1)出示生字词:荡漾 内涵 绽放 花蕊 玉琢冰雕 (2)指名读,齐读。 注意:易读错的字:绽 蕊 易写错的字:涵 琢 字义:琢 玉琢冰雕 发现“雕琢”是近义词的特点,找近义词:晶莹剔透 2.同桌互读。 选择一个自然段,读给同桌听。读得好,给他点赞;读得不太好,同桌互助。 3.整体感知,梳理文脉 (1)浏览课文,那几自然段具体描写广玉兰的呢? (2)分别找出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写广玉兰的。 第2自然段:花朵的色彩与质感 第3自然段:花开的各种形态 第4-5自然段:叶片富有光泽,四季常青 第三板块:阅读品味,感悟语言 (一)学习第1自然段 1.作者是怎么注意到广玉兰,想去观赏它的呢?指名读第1自然段 2.指名回答。理解“幽香”,淡淡的,荡漾在空气中。 3.过渡:哦,原来是广玉兰淡淡的幽香吸引了作者。那让我们一起随作者去广玉兰吧! (二)学习第2自然段 1.出示第2自然段。生自读。广玉兰的花朵有什么特点?请你用两个关键词来形容,并结合课文内容说说理由。 2.生联系花瓣的色彩与质感理解花朵的洁净、高雅。 3.出示句子:我无法用文字准确形容那花瓣的色彩,说它纯白吧,又似乎有一种淡淡的青绿色渗透出来;我也无法用文字准确形容那花瓣的质感,说它玉琢冰雕吧,它又显得那样柔韧而有弹性。 男女生合作读。 我无法用文字准确形容那花瓣的色彩,说它纯白吧,又似乎有一种淡淡的青绿色渗透出来;我也无法用文字准确形容那花瓣的质感,说它玉琢冰雕吧,它又显得那样柔韧而有弹性。 用简练的语言表达,花瓣的特点是怎样的?(白中透绿,晶莹柔韧) 你们发现了吗?这里为什么不直接说“广玉兰的花朵白里透绿、晶莹柔韧”?(类比:你这孩子,说你贪玩吧,又似乎有一点认真,说你好学吧,你又显得那么不自觉。)读着读着,能体会到作者…… 如果你喜欢它,就用朗读来表达这种感受吧!(喜爱它吗?就读你的喜爱之情来。) 4.尽管作者已经把广玉兰的花朵写得如此洁净,如此高雅,惹人喜爱。可他还说——引读最后一句:总之,只凭几个优美的词句是不能概括它的全部内涵的。你从这里又能体会到什么? (三)学习第3自然段 1.花瓣的色彩与质感是如此的独特,花开的各种形态又让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呢?出示第三自然段默读思考一会后,先别急,我们到广玉兰树上找一找,有没有这种形态的花呢?(点击不同形态的图片,让学生识别)这种花是什么形态的?你能描述一下吗?这又是什么形态的?(似开非开的和结出果实的)你还能描述一下吗? 2.在你看来,这些各种形态的花以及果给你什么感受?你能通过朗读这句话,读出自己的感受吗? 3.这么多种花及果,如果都呈现在你的眼前,给你的整体感受是怎样的呢?(相机体会数世同堂、大家族),如果这些花还在不断地开、不断地凋谢、结果(用多媒体演示生生不息)这就是生生不息。齐读。 第四板块:拓展延伸,运用语言 1.现在你知道为什么选择广玉兰作为常州市的市树了吗? 学生自由发言后,师梳理小结:广玉兰的确美,不仅外表甜美纯洁,而且洋溢着旺盛的生命力。她既有外在美,又有——,用我们课文中的词语来说,就是“内涵”美。难怪作者在文章结尾情不自禁地说——(引读课文最后一段)下节课,我们将继续阅读课文,进一步感受广玉兰丰富的内涵美。 在我们的大自然中,还有很多植物,只要细心观察,你也会发现它们的内涵美。你能发现这些景物的内涵美吗?用上“我爱……,更爱……”说一说。 (依次出示相关图片,包括:荷花、翠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