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今天是:

网站登录

“小学高年段语用教学实践研究”四月份教学案例(郑娟玲)


作者:郑娟玲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16年05月04日  |  点击数:   |  位于栏目: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研究

《广玉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稿)

教学目标:

  1学会课文中的8个生字,认识绿线中2个生字。理解“内涵”“玉琢冰雕”“数世同堂”“生生不息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 

3通过对第三自然段的品读,感受作者是如何表现广玉兰的外在美内涵美逐步学习从不同的角度来发现事物的美。

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看老师写课题:广玉兰 读题。

2.你见过广玉兰吗?给大家说说。

学生结合有关资料介绍自己见过的广玉兰。

第二板块:读通感知,学字理脉

1.文章是怎样具体描绘广玉兰的呢?自读课文。

要求:(1)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思考:广玉兰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字词:荡漾    内涵    绽放    花蕊 

                     婴儿    圆茎    铁锈    皎洁

                     玉琢冰雕  数世同堂  生生不息

(2)指名分行读,注意正音。

易读错的字:绽 蕊   后鼻音的字:    多音字:数世同堂的数

(3)词语意思,学生自主质疑,师生答疑。

玉琢冰雕:琢,雕琢,雕刻。用玉石或冰凌雕刻成的,形容明净美丽,一尘不染。

拓展:晶莹剔透,粉雕玉琢。

数世同堂:几代人住在一起。

生生不息不断地生长、繁殖。

课文里的数世同堂”“生生不息又表示什么?待会儿读课文的时候我们再细细体会。

    3重点句段朗读指导

  1)我无法用文字准确形容那花瓣的色彩,说它纯白吧,又似乎有一种淡淡的青绿色渗透出来;我也无法用文字准确形容那花瓣的质感,说它玉琢冰雕吧,它又显得那样柔韧而有弹性。

  2先前热热闹闹开过的广玉兰花呢,花瓣虽然凋谢了,花蕊却依然挺立枝头,已长成近两寸长的圆茎。圆茎上面缀满了像细珠似的紫红色的小颗粒,这就是孕育着新生命的种子。

  4.浏览课文,理清脉络。

  (1)广玉兰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用几个词语或一句话说说。

    2浏览课文,思考: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具体描绘广玉兰的?  

5你最喜欢哪一自然段的描写呢?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简要说说喜欢的理由。 

第三板块:阅读品味,感悟语言

  1出示第三自然段,提问:“数世同堂是几代人住在一起。对于一株广玉兰来说,这里的几代是指什么?(板书:含羞待放、刚刚绽放、盛开着的、开过的)

  小结:这就是广玉兰的不同形态。

  2.在同一棵树上,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不同形态?

  (板书:有早有迟各种形态

  3.中间的2—6句具体地描绘了花开的各种形态,好好读读课文,把你最喜爱的一种介绍给大家。

4.学生汇报,相机出示不同形态广玉兰的图片,指导品味语言文字,有感情地朗读,用心感受这旺盛的生命力。

    1)含羞待放:抓住碧绿”“鲜嫩可爱体会花苞的充满期待、充满活力。指名反复读,读出对花苞的喜爱。

  (2)刚刚绽放:抓住迫不及待体会花朵的香味诱人。反复读,读出蜜蜂的急切心情。

  (3)盛开着的: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到的广玉兰盛开时的娇嫩以及蓬勃的生命力你见过的婴儿是什么样的?你看了有什么想法?读出喜爱。

  (4)开过的:通过“依然挺立”“缀满体会花蕊的坚强,种子的多,感受到开过的花朵成熟的美、无私奉献的美。因为有了它,广玉兰才生生不息。

5小结:读着读着,我的眼前不仅看到了一朵朵不同形态的花,还仿佛看到了一个个人,有纯真可爱的婴儿,有活泼美丽的少女,有成熟稳重的父辈。难怪,最后,作者情不自禁地说——远远看上去,……(引读最后一句)(出示图:各种形态的花)你看,这些在不同时间开放的不同形态的花朵,多像一个大家族里的几代人生活在一起,其乐融融,美满幸福呀!

6.让我们用朗读再次展现广玉兰的纯洁美丽以及旺盛的生命力,齐读。

第四板块:练习背诵,积累语言

1.真想让这幽香与纯洁的广玉兰花永远开在我们的心里,让我们来试着背一背吧!对于这段文字,你有什么好的背诵方法吗?

    2引导学生结合板书扣住关键的提示性词句背诵:在这个自然段中,作者先总的概括了——,接着2—6句近距离描绘了花的各种美好姿态——。最后一句和开头一句正好互相照应,写远观广玉兰而产生的奇妙联想:远远看上去——        

3.看着屏幕上的提示,师生尝试一起背诵这一自然段。

第五板块:拓展延伸,运用语言

1.现在你对广玉兰有什么新的认识了吗?

学生自由发言后,师梳理小结:广玉兰的确美,不仅外表甜美纯洁,而且洋溢着旺盛的生命力。她既有外在美,又有——,用我们课文中的词语来说,就是“内涵”美。难怪作者在文章结尾情不自禁地说——(引读课文最后一段)下节课,我们将继续阅读课文,进一步感受广玉兰的幽香与纯洁,以及无比旺盛的生命力。

在我们的大自然中,还有很多植物,只要细心观察,你也会发现它们的内涵美。你能发现这些景物的内涵美吗?用上“我爱……,更爱……”说一说。

(依次出示相关图片,包括:荷花、翠竹)

 

《广玉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二稿)

教学目标:

  1学会课文中的8个生字,认识绿线中2个生字。理解“内涵”“玉琢冰雕”“数世同堂”“生生不息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 

3学习第1-3自然段感受作者是如何表现广玉兰的外在美内涵美逐步学习从不同的角度来发现事物的美。

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看老师写课题:广玉兰 读题。

2.你广玉兰有哪些了解?给大家说说。

学生结合有关资料介绍自己见过的广玉兰。

相机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中的“原来,在林荫道两旁,有许多开着白色花朵高大树木,那一阵阵幽香就是从这儿散发出来的。”齐读。

3为什么选择广玉兰作为常州市的市树呢?希望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大家能够找到答案!

第二板块:检查预习,读通感知

  1检查预习情况。

  (1)出示生字词:荡漾  内涵  绽放  花蕊 玉琢冰雕                                      

(2)指名读,齐读。

注意:易读错的字:绽 蕊   易写错的字: 琢  

字义:琢  玉琢冰雕  发现“雕琢”是近义词的特点,找近义词:晶莹剔透

    2同桌互读

   选择一个自然段,读给同桌听。读得好,给他点赞;读得不太好,同桌互助。

3整体感知,梳理文脉  

1)浏览课文,那几自然段具体描写广玉兰的呢?

2分别找出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写广玉兰的。

2自然段:花朵的色彩与质感

3自然段:花开的各种形态

4-5自然段:叶片富有光泽,四季常青  

第三板块:阅读品味,感悟语言

(一)学习第1自然段

1作者是怎么注意到广玉兰,想去观赏它的呢?指名读第1自然段

2指名回答。理解“幽香”,淡淡的,荡漾在空气中。

3过渡:哦,原来是广玉兰淡淡的幽香吸引了作者。那让我们一起随作者去广玉兰吧!

(二)学习第2自然段

1.出示第2自然段。生自读。广玉兰的花朵有什么特点?请你用两个关键词来形容,并结合课文内容说说理由。

2.生联系花瓣的色彩与质感理解花朵的洁净、高雅。

3出示句子:我无法用文字准确形容那花瓣的色彩,说它纯白吧,又似乎有一种淡淡的青绿色渗透出来;我也无法用文字准确形容那花瓣的质感,说它玉琢冰雕吧,它又显得那样柔韧而有弹性。

男女生合作读。

我无法用文字准确形容那花瓣的色彩,说它纯白吧,又似乎有一种淡淡的青绿色渗透出来;我也无法用文字准确形容那花瓣的质感,说它玉琢冰雕吧,它又显得那样柔韧而有弹性

用简练的语言表达,花瓣的特点是怎样的?(白中透绿,晶莹柔韧)

你们发现了吗?这里为什么不直接说“广玉兰的花朵白里透绿晶莹柔韧”?类比:你这孩子,说你贪玩吧,又似乎有一点认真,说你好学吧,你又显得那么不自觉。读着读着,能体会到作者……

如果你喜欢它,就用朗读来表达这种感受吧!(喜爱它吗?就读你的喜爱之情来。)

4.尽管作者已经把广玉兰的花朵写得如此洁净,如此高雅,惹人喜爱。可他还说——引读最后一句:总之,只凭几个优美的词句是不能概括它的全部内涵的。你从这里又能体会到什么?

(三)学习第3自然段

1花瓣的色彩与质感是如此的独特,花开的各种形态又让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呢?出示第三自然段默读思考一会后,先别急,我们到广玉兰树上找一找,有没有这种形态的花呢?(点击不同形态的图片,让学生识别这种花是什么形态的?你能描述一下吗?这又是什么形态的?(似开非开的和结出果实的)你还能描述一下吗?

2在你看来,这些各种形态的花以及果给你什么感受?你能通过朗读这句话,读出自己的感受吗?

3这么多种花及果,如果都呈现在你的眼前,给你的整体感受是怎样的呢?(相机体会数世同堂、大家族),如果这些花还在不断地开、不断地凋谢、结果(用多媒体演示生生不息)这就是生生不息。齐读。

第四板块:拓展延伸,运用语言

1.现在你知道为什么选择广玉兰作为常州市的市树了吗

学生自由发言后,师梳理小结:广玉兰的确美,不仅外表甜美纯洁,而且洋溢着旺盛的生命力。她既有外在美,又有——,用我们课文中的词语来说,就是“内涵”美。难怪作者在文章结尾情不自禁地说——(引读课文最后一段)下节课,我们将继续阅读课文,进一步感受广玉兰丰富的内涵美。

在我们的大自然中,还有很多植物,只要细心观察,你也会发现它们的内涵美。你能发现这些景物的内涵美吗?用上“我爱……,更爱……”说一说。

(依次出示相关图片,包括:荷花、翠竹)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万绥小学 版权所有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孟河镇白兔路7号   苏ICP备1020150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