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今天是:

网站登录

万绥小学“数字化学习”研究实施方案


作者:蒋丽清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15年12月14日  |  点击数:   |  位于栏目: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研究

201512

根据常教信[2015]14号文件精神,促进我校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度融合,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信息化学习能力和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学校于20159月申请成为常州市第二批“数字化学习试点学校”,积极推进数字化学习在语文、数学、英语、美术、音乐等学科的应用研究。

一、研究目标

1.探索信息化在学科课程体系构建、数字化教材、数字化教学、数字化评价、数字化学习管理等五个领域有所改革和创新,积累经验与积淀数字化学习资源。

2.切实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在数字化环境下运用信息化学习工具开展学习活动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可持续发展水平,促进学生提高学科综合素养。

3.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运用水平和教育教学研究能力,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促进学校教育信息化改革的深化。

二、研究内容

1.探索多种数字化学习平台,根据学习平台特点,架构不同学科的数字化学习教材,在组织方式和编制体例方面能够反映数字化学习电子教材的新特点和新突破。

2.探索基于数字化学习的前学习与后学习支持系统,形成一体化的数字化学习管理,成为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最重要内容。

3.依据不同学科的要求,开展具有学科特点的数字化学习,提出数字化学习的整合策略,优化和创新课堂教学。

4.构建体现不同学习特点、基于数字化教材的学科教学范式。

5.构建多元化的、重过程的、讲究反馈的数字化学习评价系统,形成各学科数字化学习评价标准与评价办法。

三、实施步骤

围绕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从两个阶段、三个层面实施,两个阶段是,完成前两个研究目标的雏形阶段和完成后三个研究目标的成熟阶段,三个层面是指以基于日常的信息检索处理学习、基于机房的资源应用学习和基于一对一的平板数字化学习。

第一年(2015.92016.7

1.成立研究推进小组与数字化学习项目组。

2.数字化学习设施设备添置与网络环境改造。

3.确立不同学科的数字化学习平台,建立数字化学习电子教材。

4.开展基于日常的信息检索处理学习和基于机房的资源应用学习。

5.结合数字化校园建设,搭建数字化学习管理平台。

第二年(2016.82017.7

1.总结前阶段研究,开启基于一对一的平板数字化学习。

2.进一步优化数字化学习网络环境改造。

3.开发基于平台的数字化学习电子教材。

4.数字化学习的整合策略研究,优化和创新课堂教学。

5.开发和收集数字化学习资源,丰富和完善数字化学习管理系统。

第三年(2017.82018.7

1.构建基于数字化学习电子教材的学科教学范式研究。

2.全面优化数字化学习网络环境,促进学生碎片化的移动学习。

3.完成数字化学习的多元评价研究。

4.促进以“数字化学习”为核心内容的学校信息化特色形成。

5.全面总结,展示和推广学校进行数字化学习的研究成果。

四、组织分工

组长:蒋丽清

项目负责人:郑娟玲

学科责任人:

语文:郑娟玲、郑黎燕、全梦寒;

数学:郑红卫、邱钰、周爱英;

英语:郑礼芬、潘林燕、毛自勤;

美术:谭辉;

音乐:韩文君

技术:俞为民。

校长既作为该项目的第一责任人,又同时是研究的领衔人,保证试点研究的推进力度和推进深度,并争取区级层面的更多支持

五、目前进程

1.结合常州市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蒋丽清名教师工作室的研究,着重在语文学科,通过架构ITtools信息技术教学辅助平台、LearnSite信息技术学习平台,尝试选择部分单元的课文进行单元重组和数字化教材呈现方式的革新,探索了数字化语文学习电子教材的新形态。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初步探索了基于网络平台的数字化语文教学范式。

2.学校层面,万绥小学的网络升级为电信50M,大部分教学区无线覆盖,更新了机房,购买了珠峰校园平台,更新了校园网,具备了数字化学习平台系统。

3.根据不同的学科特点,除了准备统一的数字化学习平台外,还确立了体现学科需求的个性化数字学习平台进行尝试研究,语文学科,信息技术辅导教学平台(http://{域名已经过期}/),数学学科,青果在线(http://{域名已经过期}/),英语学科,高效英语互动教学平台(http://{域名已经过期}/)。

六、研究成果

1.探索和完善了数字化学习平台。在负责人领衔的区信息技术培育室的技术支持下,数字化学习平台在不断的搜寻、比较、开发中,我们逐步形成了相对固定的ITtools信息技术教学辅助平台和LearnSite信息技术学习平台,满足了我们开展数字化学习试点工作的需要。

2.开发了一定数量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在前期的尝试与试点过程中,我们在语文学科,开发了四年级下册的数字化学习整组教材《悠悠长河,群星璀璨》,以单元为单位呈现了数字化学习的电子教材形态和学习模型。同时,我们还精选了《莫高窟》《天火之谜》等课文,开发了相应的数字化学习资源。

3.积淀了一批的数字化学习教学案例。通过搜集和教学尝试,特别是借助于市名教师工作室平台,集多所学校的数字化学习研究的优势,积累了一批数字化学习的教学案例,便于后续研究的进一步分析。

七、存在困难

1.技术环境还没有完全配备到位,特别是数字化学习平板电脑等装备的配备影响后续研究的开展。

2.教师的信息技术运用水平急待提到提升,需要开展多样的培训和参加各种形式的研讨。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万绥小学 版权所有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孟河镇白兔路7号   苏ICP备10201501号-2